今天是大年初一,本不该写这么沉重的内容,但我真的没心思过年。
一夜之间,新增了几百例患者,累计病例已经达到1300多例。
湖北卫健委表示:新冠肺炎进入第二波流行趋势。
毫无疑问,接下来的局势会更加严峻。
这几天,整个朋友圈都在刷“天佑中华”“加油”;
对不起,这场灾难不会在口号声中挺过去。
01
除夕夜,真的很分裂。
而令我觉得讽刺的是,前几天,有人表示的物资储备和市场供应是充足的。
可实际上,医务人员的状况十分窘迫。
大年三十,忙了一天,只能吃泡面。

人力/体力/物力,都超负荷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除了这些,更多的来自各种医疗资源的缺乏。
门诊挤满病人,24小时不停歇,病人跪下求医生救,可是没有医疗物资该
天佑中华,天佑,物资短缺,没人能救得了。
看到一个医生很绝望的说:“不要说挺住,真的挺不住了。”
这些都不是谣言,不是夸大。
《新闻1+1》也有证实:
“的医疗系统已经长期超负荷运转,紧缺各种必须的防护装备,不仅病患得不到有效的医治,连医护人员都已经面临极大的染病风险。”
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家都紧盯。
可是湖北不止一个。
湖北黄冈、荆州、黄石、鄂州、孝感的主要医院全部超负荷运转,缺少防护的一线医护甚至需要自制防护面屏,急缺医疗防护物资。
更令人崩溃的是。
医院人满为患,交叉感染的风险极大,没有防护措施,医务人员面临的危险更大。
不要说他们是白衣天使,不要讴歌他们的伟大。
脱下那身衣服,他们也只是一个平凡人,是妻子,是女儿,是母亲,是父亲。
对这些医务人员来说,再多的赞美和口号有什么用呢?
他们要的是患者的配合,相关部门的后勤保障,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打赢这场战役,早日和家人团聚。
02
前段时间,澳洲山火,烧了四个月,我们嘲笑他们无能。
可是,今天我们又比他们能好到哪里去呢。
其实,发现的时候就公开,让公众防护,就不会造成今天的结果。
错过了最佳控制期,也还可以亡羊补牢,可是急急忙忙的封城,可曾考虑过人们的生活,为何还不断有出逃的人散落各地。
别的省市反而更加重视,比如河南。
1月23日封城,而郑州早已在12月底停运了所有前往的车辆,甚至在各个车站定点检查乘客的体温以防感染。
从21日开始全市禁止销售活禽,22日相关部门每天按时上报疫情详情。
每天固定时间给地铁进行消毒,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放过。
从早到晚都在新闻台及时汇报疫情情况,在多个便民服务点设置免费领口罩,安抚人心。
除此之外,迅速公布了最新525所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的名单,甚至多名机构领导取消春假全岗上班,与人民同进退。
不管是新闻和广播,还是短信、宣传页,务求做到人尽皆知,重视这次疫情。
还教大家认车牌,阻拦一切从过来的人。
“回来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这个宣传语有些土味,但一眼就让人记住了。
在返乡人员门口拉上横幅,做好最大的防护措施。
在这次疫情面前,我们看到的是河南的担当,是敬畏生命,是真正把这场疫情当作战争在打。
别的地区的网友纷纷喊话抄作业,可是又有多少个地方能落实呢?至少我这个地方没有。
03
就在愈姑娘写这篇文章时,也看到一些好消息。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疗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相继出发前往。
解放军挥泪告别家人,连夜加入到支援的队伍中。
空军医院29个人在请战书上按下手印,17年前抗击非典,17年后再战肺炎。
除夕夜,本该合家团圆,但灾难当前,只能勇往直前。
商务部紧急协调200多万只口罩。

钟南山院士表示已有几种药物准备用于临床治疗。

看到这些,我的心终于稍微踏实了一点。但这些远远不够,接下来任务依然艰巨。再过几天,上班族也要回归工作岗位了,人口流动,是否又会是一波扩散风险,我不敢想。

我现在特别害怕看到“确诊”“新增”等字眼,我希望看到更多“治愈”“出院”“物资已到位”的消息。 这不是一场医务人员和病毒的战役,是13亿中国人和病毒的战役。 这两天,陆续看到有些人想捐赠物资,但是找不到渠道。我这里有一份汇总资料,都是官方发布的,可放心捐赠,需要的后台回复:捐赠 PS:这个新年,大家心情都很复杂,我准备了1000个红包,希望大家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