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欧洲成为疫情重灾区,各国不是已进入紧急状态就是在进入紧急状态中。
意大利先“封城”后“封国”,捷克宣布国家进入30天紧急状态,法国将从16日开始关闭所有学校。
另外,奥地利、波兰、希腊、捷克、丹麦、乌克兰或统一计划关学校或学校已关。
只有德国,还在慢跑。
为此,德罗斯腾(ChristianDrosten)教授警告说,如果德国继续觉得自己做的比别人好就什么都不做了的话,那Covid-19也会像在意大利那样在这里发展。
可如果想做点什么强有力的措施,德国首先受限于自己的联邦制体制。这几天,德国媒体也急了,《时代周报》昨天就发表了一篇:《危机模式下的联邦制》。

▲ 《时代周报》:别的国家在新冠危机中实施强有效的措施,德国政府只是给建议。联邦制不行了吗?
如果疫情危机进一步深入,德国会取消所有公共活动吗?会强制人们放弃社交活动待在家里吗?会统一关闭幼儿园和学校吗?甚至,会封城吗?

封城——中国模式
1月23日,封城。当时的“封城令”如下:
据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息: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
(澎湃新闻)
“封城令”很短,只是控制了进出的对外交通。但随后,市内禁止公共交通,紧接着私人交通也被禁止。
在生活方面,从知乎上网友分享的亲身经历看,在最初的一段时间,超市和部分商店还是开的,人们还可以正常到超市购物。
直到2月15日凌晨,明确了小区封闭管理措施: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官网消息称,城乡所有村组、社区、小区、居民点实行24小时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严管住户外出,药品和生活必需生活物品等可采取集中采购配送等方式进行。
(中国新闻周刊)
短短的“封城令”里自然也没提及上班、上学、文化活动等安排事项。
但根据1月30日澎湃新闻的报道,“封城“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第四十二条里就有: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
封城,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封锁措施。另外,封的虽然是,但实际上,全国都在实施不同程度上的封锁,只是每个地区政策不同,每个小区也不同。
用一位德国朋友的话概括一下就是:DasganzeChinaistzuHause.——整个中国都宅着。

封城与封国——意大利模式
我们再来看看意大利模式。
2月23日,意大利政府宣布对伦巴第和威尼托大区的11个市镇实施封锁。
3月8日,意大利总理孔特(GiuseppeConte)签署限时法令,封锁北部伦巴第大区及14个省份,涉及至少1600万人
3月10日,上面的限时法令的执行范围扩大到意大利全境,也就是所谓的“封国”。
与模式相比,意大利封国算是“轻模式”。
首先是滞留在外的人,允许返回自己所住市镇。
另外,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人们携带一份“个人声明“,就可以离开自己居住的市镇,前往其他市镇:
已证实的工作需求(比如每天需要到其他市镇上班)
必要情况(比如子女前往照顾年迈的父母,或子女工作时,祖父母前往照顾孙辈)
健康原因(如前往医院就医)
这个“个人声明“长这样:

▲ 来源:公众号“WUXU"
在交通方面,机场、车站还有高速公路都是开放的。高速公路设有检查站,由警察进行出行控制,检查个人声明。火车站也有类似检查,并设有温度检查设备。市内公共交通也继续运行。
在营业方面,酒吧、咖啡馆和餐馆全部关闭(此前营业时间曾被限制为6:00-18:00点),只有超市和药店继续营业。
禁止公共场所任何形式的集会,暂停体育赛事和活动,关闭博物馆及其他文化机构,关闭健身房、运动中心、游泳池等。
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暂停到4月3号,但医学类除外。
以上是意大利“封国”模式的一个简单概括,如果想了解得更具体一些,可以参考《如何“封国”?意大利全境防疫法令全文解读》一文,是一个关注意大利社会现状的非盈利研究机构写的,对不懂意大利语的人来说很有帮助。
之前网上盛传“抄作业”的说法,但具体看一下,意大利模式和中国模式在封锁程度上有很大不同。
意大利模式为一些特殊情况预备了空间,携带个人声明可以“跨境”市镇这样的做法更要靠个人的自觉。

德国的瞻前顾后
现在再来说一说德国。
如果说中国模式是军团化作战,意大利模式是半军团化作战的话,德国打的一直是游击战。哪里着火,先灭哪。这种方式是德国联邦制体制的选择结果。
联邦政府层面,到目前只是温文尔雅地给建议,而且让人印象深刻的建议好像只有以下两点:
卫生部长施潘(JensSpahn)号召全德取消1000人以上的活动(但很快出现了999人的音乐会)
总理默克尔建议人们放弃社交活动

▲ 来源:《时代周报》
这样的建议行为同意大利、法国甚至是同为联邦制的瑞士相比,都显得过于疲软。在是否统一关闭学校,是否统一取消公共活动等措施上,德国著名专家和官方出现了意见相左的情况。
一方面,哈勒大学病毒学教授克库勒(AlexanderKekulé)早就建议在全德范围内关闭学校。德罗斯腾(ChristianDrosten)教授认为,如果只关闭学校却不关闭公共场所的话,也是没有作用。
可另一方面,联邦教育部长卡尔利泽克(AnjaKarliczek)表示,目前还没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停课。虽然教育部门每天会对疫情的新发展做出评估,但她坚称,停课也不解决问题。
还有德国城镇联合会的负责人兰茨贝格(GerdLandsberg)认为,一个活动是否取消,一个学校是否关闭,要看具体情况。德国不能让整个公共生活瘫痪。这个病在人群中根本无害。大部分(...)已经恢复健康了。

▲ 来源:北德广播电台信息频道
德国政府在取消公共活动,关闭学校上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原因在哪里呢?
德罗斯腾教授在3月11日北德电视广播台的每日连线中一语道破天机:
按照法律规定,卫生部叫停活动,他们在经济上必须承担代偿义务(Regresspflicht),但是卫生部没有那么多预算,所以宁可等主办方自己主动停办。
至于文化部为什么还不能做出统一关闭学校的决定,从目前看来,好像只有两条反对关闭学校的理由:
一是待在家里的孩子没人照看,特别是家长在护理、消防和医疗健康行业工作的话。鉴于德国没有祖父母帮着照看孙辈的传统,这个问题虽然可以理解,但不是完全无法解决。
另外一个理由是,关闭学校之后,怎么继续上课?这又触及到了德国数字化发展落后的老问题,不过为什么不可以换个角度,把这个看成德国发展线上课程的机遇呢?

德国何去何从?
瞻前顾后中前行的德国,目前还纠结在是否统一取消公共活动和关闭学校这个问题上。封城,不想做是一方面(可单独成篇),做不到是另一方面。
如果不幸,德国疫情形势恶化,中国模式的封城,德国做不到。一是经济停摆两个月的代价让中国模式不可复制。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社区和小区制度在德国不存在。
在封城法令为依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5.4项里有这么一条:
8)开展群防群治。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落实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疏散和医学观察以及其他公共卫生措施。
中国抗疫,采取的是群众战的老路,中国的小区制度可以做到区区封锁,步步为营,社区工作者还可以组织统一购买蔬菜和药品这样的工作。这些,在德国社会构造里不存在。
这里推荐一下德国之声专栏作家泽林(FrankSieren)3月4日的一篇文章:“VonChinasVirus-Wissenlernen”,这篇文章后来还被翻译成了中文《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里面难得的从实行层面分析了中国抗疫模式在德国的可能性,除了小区制度外,还谈到了数据保护,云生活等,值得一读。
中国模式不可能,那意大利模式呢?在不讨论意大利模式是否管用的前提下,德国真到了意大利那一步,差的只是一道总理令。我们看到,意大利封城和封国靠的是两道总理令。那在德国这种联邦制的体制下,联邦政府到底能做什么?
好在,德国在《基本法》第35条款里有关于“紧急状态”的法则。就是当一个或多个联邦州不能有效地对危机状况进行防御时,联邦政府可以依据此法发号指令,调动联邦警察和联邦军。
大流行病可以被当作是紧急状态,但国家具体什么时候进入紧急状态,还是由联邦政府决定。但现在的问题是,在联邦德国的历史上,这个紧急状态法还从未被使用过!可能本届联邦政府还很犹豫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
联邦政府到底出不出手,我们拭目以待!也许,我们不久就会成为见证历史的人了。
作者:六角橘狂魔,一只文化夹层中的小橘子。
校对:非严肃德国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