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在平日,可能觉得没啥,但就在那不到十秒的时间,各种不好的画面,从我眼前快速放映。
喝了下桌上的水,发现是我爸点了烟,生气之余,舒了一口气,赶紧把窗户打开。
虽然每天都在各种微信群里,和朋友分享疫情消息,但真的没想到,自己原来那么怕死。
晚些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开群视频,说起这个事情,发现大家比我还“夸张”。
有个朋友,原本是从北京坐高铁到长沙,因为要经过。
立刻退了票,改飞机。
还有个朋友,上午在家觉得自己发热,赶紧买了体温计,温度计还没到的时候,一个人居然吓哭了。
后来体温正常。
朋友圈里,以前各种五花八门的内容都有,现在全变成了“肺炎新闻”。
微博的热搜词,也整齐划一地指向了同一件事。

02/20号上午,微博开始出现各地出现肺炎的新闻。
那天我正打算做飞机从北京回成都。
找了同城网上药店,发现已经买不到口罩。
不过所幸找到一个之前流感时候买的,凑合着带着去了机场。
那是在首都国际机场,但放眼望去,但戴口罩的人,少得可怜。
21号,各地出现各种疑似或者确诊的病历。
那晚,我和朋友不断刷着丁香医生的肺炎疫情实时地图,截图发给对方。
看着地图上红色的地方越来越多,离我们也越来越近。
晚上10:33,四川确诊首例新型肺炎患者。
22号,看到地图上那只公鸡,不断被红色侵染。
一些被红色包围的白色区朋友,也表示瑟瑟发抖。
23号,全国确诊639例,疑似422例,治愈30例,死亡17例。
而那张地图,也只剩下“青藏地区”还是白色。
今天10点,正式开始封城
17点,黄冈、鄂州宣布火车站进入关闭模式
19点,湖北确定全省中小学开学时间延期
21点,故宫博物馆宣布从正月初一起开始闭馆
22点,民航局宣布机票免费退票
22点,将以小汤山模式建医院,要求在6天内建成
…..几乎每隔一小时,都有不同的新闻出来,所有的都指向这次肺炎。
而这次,是90后保护世界。
的确,网上各种“建议倡导”最多的是90后。
主动早早戴上口罩的,也是90后。
我想了下,非典那一年,我才7岁。
关于非典的记忆,只有两个。
一个是在广州打工的表姐,好像回不来了。
一个是我爸拼命让我喝白醋。
朋友圈里,每天也有太多的朋友,在让父母戴口罩。
但结果,大多数父母好像并不买账。
我也给家里人说了好几次,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还好,他们至少已经可以被我强行拉着,每天用酒精洗好多次手。
说实话,可能一开始,朋友圈大家闹腾,还有一点“凑热闹”的心态。
但看到这两天大家的状态,发现真的惜命了。
但这一次,我老实地戴上了口罩,取消了所有的聚会。
因为我和李先生,还有好多好多的事情要做。
李先生,是她半年前交的男朋友。
朋友29岁,已经7年没谈过恋爱了。
看到这条朋友圈的时候,我愣了。
因为我也一直属于“今朝有酒今朝嘴”的那种,总以为如果真有意外降临,也可以坦然面对。
但那一刻,好多美好的画面,从我面前飘过。
“我3月,要和朋友去尼泊尔徒步;我十一要坐火车去俄罗斯;我年底要交房;我还没谈过舔到发齁的恋爱;我还有个8岁的妹妹,需要我陪着她长大;我还想带爸妈出国旅行…”原来人生的待办清单,还有那么长。
我又问了另外一问朋友,怕吗?他说怕,真怕。
“我还有房贷,如果真出了点事儿,别说极端情况,就算躺几个月,还帮我还?我爸爸身体本来就不好,以后谁赚钱养家?还有我女朋友,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了,马上要结婚了,我万一有啥事,她以后怎么办”。
嗯,差点忘了,90后已经是“上有老下有下”需要扛起责任的一代了。
平日里,一个个丧得要命,吵着不想活了,这下子疯狂的求生欲。
还有24个小时,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
可能这个春节少了点年味,但平平安安真的就是最好的春节。
春天马上就来了,一切都会过去了。
愿来年的我们,都能在阳光下,道一句: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