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因预警疫情被当谣言处理,后又剧情反转被最高人民法院官方撰文肯定。
李医生去世后不到半天,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做全面调查。
当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建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宋树立表示,后续将认真研究李文亮的病例。
这些举措似乎在昭示着,北京觉得是时候以李文亮医生事件为切入口,查查这次疫情的有关事件和问题了。
*自疫情爆发以来,民间关于责任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一会儿说是湖北F4渎职,他们没有即时披露疫情采取措施。
一会儿又说真正责任在国家疾控中心(CDC)的高院士等,F4当官的又不懂生物病毒,他们还不是听信了权威专家说没事不会人传人。
还有人说是地方卫健委该背的锅,欺上瞒下。
国家疾控中心专家们,已经最快时间做了自己所有能做和该做的事。
甚至有人说公安搅屎棍,不该将预警的人当谣言散播者警告。
本来这事在全面调查清楚之前,专家和政府都不适合出面正式披露。
这时由一线医生以个人名义警觉大家,正是合适的方式。
但被公安拿着鸡毛当令箭,搅坏了。
更有人说这事谁也不能怪,这回的病毒太狡猾,麻痹了大家。
这回的事件也太特殊,是无可奈何的历史局限性所致。
……我相信随着调查组的深入,我们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信息,以及一个足够说服人的答案。
但是,在此之前我还是想捡一下老本行,用历史学人根据有限资料来分析历史大事件的手法,简单瞎掰掰,捋一捋孰是孰非。
虽说这儿是一个主攻神秘文化的公号,并且宗旨在于分析神秘文化背后的科学因素,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要秉承古早时期“巫史不分家”的传统。
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华夏社会特点,以更好地解读在此基础上催生的中国神秘文化。
1.时间线
首先明晰一下一些重要大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
因为我发现网上好些给上述各方罗织罪状的文章,都把时间和事件有意/无意写错,或断章取义,以迎合自己的结论。
这是一个历史学人所不能忍的。
2019年
12月1日
·事后《柳叶刀》论文中,已知首例发病时间。
12月8日
·事后卫健委通报及中国专家在《新英格兰杂志》文章中已知的首例发病时间。
12月12日
·市长2020.1.27记者采访,卫健委2020.1.5通报中,第一个病人住院/最早发病时间。
12月25日前后
·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吕小红主任,听说市两家医院有医护人员疑似感染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被隔离,其中还有呼吸科的医护人员。
12月26日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接诊新冠病人。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最早获得病毒样本。
12月27日
·张继先自此日起,多次向医院上报。
且27日医院向汉江区疾控中心上报。
·发现首例(市长2020.1.27日采访语)
·第一个重要节点。
(2020.1.31市委书记马国强连线白岩松《新闻1+1》语)
12月29日
·湖北省中西医院向省、市卫健委疾控中心报告。
省市卫健委随即指示,市疾控中心、金银潭医院、汉江区疾控中心前往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2月30日
·网传市卫健委发了内部紧急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上报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提出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
·李文亮在微信群说“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离”“大家不要外传,让家人注意防范”等言论。
·病毒所完成病毒样本的收集和标准化入库。
·第二个重要节点,30-31日上报国家卫健委为。
(2020.1.31市委书记马国强连线白岩松《新闻1+1》语)
12月31日
·市卫健委首次正式公开通报: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27例。
多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
未发现人传人现象。
追踪观查密切接触者。
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
可防可控。
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和人多集中的地方,外出可佩带口罩。
·华南海鲜市场,多名身穿防护服、背着喷雾器的防疫人员,在华南海鲜市场消毒。
·第一批国家卫健委工作组和专家,抵达。
中国疾控中心正式开始参与疫情。
2020年:
1月1日
·关闭华南海鲜市场。
·国家卫健委成立由主任马晓伟为组长的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
·警方微博“平安”公告:八人因散布谣言被传唤处理。
1月2日
·大批清洁工清洁华南海鲜市场。
·病毒所获得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香港特区政府召开跨部门会议,检视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预防措施。
1月3日
·市卫健委第二次通报:疫情截至本日8时共发现病例44。
追踪观查密切接触者。
未发现明显的人传人证据,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
·中国卫健委向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了疫情信息。
·中国疾控中心(CDC):完成基因测序genensequencing。
1月4日
·中国疾控中心(CDC)研制出PCR检测试剂。
·香港特区政府启动“严重”级别应变。
1月5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就中国不明原因肺炎发布新闻。
·市卫健委第三次通报:截至本日8时共发现病例59,无死亡。
最早发病时间12.12,最晚发病时间12.29。
追踪观查密切接触者。
未发现明显的人传人证据,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
·病毒所成功分离到了病毒毒株。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测出其与非典同源性高达89.11%,推测应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并向国家卫健委建议“在公共场所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李文亮在某派出所签下训诫书。
·同济医院陆俊肺部CT异常。
1月6日
·“两会”开始。
·湖北省中西医院一位无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的呼吸内科医生,肺部CT出现异常。
医院开会强调不得把相关情况泄露给外界,尤其不能告诉媒体。
·中国疾控中心(CDC)“内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
1月7日
·“两会”进行中。
·中美新一轮副部长级贸易磋商开始,谈判超时,直至9日结束。
·天河机场,开始使用消毒剂在每日航后全面消毒。
·同济医院医生陆俊确诊。
1月8日
·“两会”进行中。
·中国疾控中心(CDC)宣布,病原体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第二批国家专家组到。
·香港在西九龙站采用手提式红外线测温器,让每日两班途经抵港的列车城客接受体温检测。
1月10 日
·“两会”结束。
·卫健委第四次通报(11日回溯):初步诊断新冠一共41例,死亡1例。
·中国疾控中心(CDC)公布病毒基因序列和诊断试剂。
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各国分享。
·第二批国家专家组的王广发告诉记者“整体疫情可防可控”,“目前也没有出现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感染情况。
”
·李文亮出现感染。
1月11日
·中国疾控中心(CDC)向提供PCR检测试剂。
·病毒所作为国家指定机构,向世卫组织提交了新冠基因组序列,实现全球共享。
·卫健委通报:初步判断有新冠肺炎41例,死亡1例。
1月3日以来未发现新增病例。
追踪观查密切接触者。
未发现“明显人传人”和“医护人员感染”。
·李文亮CT显示双肺毛玻璃样病变。
1月12日
·湖北省“两会”开始。
·卫健委通报: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本市无新增病例,无新增死亡(13日回溯)。
·李文亮入院。
·第三个重要节点。
12-13日泰国爆出第一例之后,采取机场、高铁站测温。
(2020.1.31市委书记马国强连线白岩松《新闻1+1》语)
1月13日
·湖北“两会”进行中。
·美国财政部将中国从“汇率操纵国”名单中移除。
·中南医院郭护士、市红十字会医院李医生、同济医院王护士,当日确诊。
·港澳台专家组赴调查。
·卫健委通报: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泰国通报一例来自的病例。
本市无新增病例,无新增死亡(14日回溯)。
1月14日
·湖北“两会”进行中。
·国家卫健委召开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视频会议,通报疫情。
·国家卫健委第一批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CDC)徐建国院士,对《Science科学》杂志表示,763名密接者无一感染。
·卫健委通报: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本市无新增病例,无新增死亡(15日回溯)。
·卫健委知识问答(15日回溯):尚未发现人传人证据,不排除有限人传人可能,但持续人传人风险较低。
发现一起家庭聚集性,妻子否认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
大多数病例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暴露相关,少数病例否认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暴露史,个别病例曾接触过类似病例。
目前未发现社区传播。
1月 15日
·湖北“两会”进行中。
·长江航运总医院阮医生,确诊。
·中国疾控中心(CDC)“内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市卫健委通报: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本市无新增病例,新增死亡1例(16日回溯)。
·天河机场连夜在3号航站楼入口安装15台高德红外体温仪开展测温。
·中美双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1月16日
·湖北“两会”进行中。
·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回北京,尚未发烧,他也不知道有医务人员感染、人传人的现象。
事后王广发表示:“从科学的角度认识,我们当时确实说不清楚有没有人传人,但从普遍的规律而言,应该注意加强防控。
这点我们也提醒公众注意自身防护。
”
·亚心总医院1名医生当日确诊。
·市卫健委通报:本市用国家刚下发的诊断试剂盒确认4例(18日回溯)。
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截至目前,共有病例45,死亡2。
1月17日
·湖北省两会闭幕。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袁国勇,将人传人的情况书面报告国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CDC)和广东省疾控中心,并透露给其他专家组成员。
·已回京的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发烧,对比了自己和已了解的41例新冠肺炎病例情况,自我怀疑只是流感。
·卫健委通报(19日回溯):本市新增17例,无新增死亡。
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文旅局春节文化惠民活动启动,派发20万张优惠券。
1月18日
·钟南山从广州赶往。
·卫健委采取每日通报两日前的情况(因国家试剂盒到手,检测诊断时间精确缩短至两日,而非之前的三到五日)。
因此本日通报认定市内16日新增四例确诊病例。
·卫健委通报(20日02:42回溯回溯):本市新增59例,死亡1例。
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三家医院共4名医护人员确诊。
1月19日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钟南山,结束考察,发出预警,各医院紧急开会,确定人传人。
并当日飞往北京。
·诊断标准发生变化,确诊病人数量即将剧增。
(武大中南医院彭志勇医生采访,18日专家组来过后)
·国家卫健委发布:当前疫情仍可防可控。
·协和医院9名护士确诊。
·已回北京且发烧的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去急诊室检测流感病毒,是阴性,但因检测本身准确率只能有60%,所以继续按流感自我治疗。
·市百步亭社区举办“万家宴”。
·卫健委通报(20日02:42回溯):新增77例,无新增死亡。
截至19日22时,本市累计198例,死亡3例。
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湖北省卫健委称,机场,铁路,公路等多地开始对人群进行体温检测(新京报)。
1月20日
·国务院确定新冠为乙类传染病,进行甲类传染病管理,要求属地负责。
市长周先旺事后说,从此时开始,工作主动多了,不是慢半拍,而是硬一拍了。
(1月27日接受记者采访语)
·钟南山在国家卫健委记者招待会(与会专家还有李兰娟、高福、曾光、袁国勇)上说,证实有“人传人”和“医务人员的感染”。
·已回北京的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当天晚上转而怀疑自己是新冠肺炎。
·3名医护人员确诊。
·卫健委通报(21日回溯):本市新增60例,死亡2例。
累计258例,死亡6例。
·湖北卫健委(21日回溯):全省新增72例。
全省累计270例,死亡6例。
·天河机场实施进出港双向无感式测温,测温监测点增加到21个。
·第四个重要节点。
(2020.1.31市委书记马国强连线白岩松《新闻1+1》语)
1月21日
·湖北省卫健委首次对新冠肺炎通报。
通报了20日情况。
未提密切接触者中是否有感染。
·湖北卫健委(22日回溯):市新增105例,死亡3例,其它市州无新增。
截至21日24时,全省总共375例,死亡9例。
·朝鲜禁止外国游客搭飞机前往平壤。
·天河机场全面消毒。
湖北机场集团采购发放口罩防护服等发放给员工。
上班员工实施体温检测和筛查。
·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几大班子领导出席。
·国家专家组王广发,确诊。
.病毒所申请瑞得西韦(Remdesivir)药品用途专利。
1月22日
·湖北省启动突发公共事件二级应急响应。
·卫健委工作提示:新冠情况将在湖北省卫健委发布,市卫健委不再发布。
·卫健委答市民问题(23日回溯):截至22日24时,密切接触者发热46,疑似病例1。
·湖北卫健委通报(23日回溯):全省累计444例,死亡17例。
1月23日
·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消息,封城。
27日市长周先旺表示,关于封城:市委书记马国强当仁不让,自己与马国强承担什么责任都可以。
·据消息人士透露,朝鲜高丽航空已经禁止所有外国人和朝鲜居民搭乘从北京飞往平壤的航班。
·湖北卫健委(24日回溯):新增105例,累计549例,死亡24例。
2.谁的锅?
一、诡异的诊断标准
这事起初让群众麻痹大意的最直接原因,是卫建委一次次通报里的岁月静好。
虽然在12月31和1月1日,消毒、关闭华南海鲜市场、疫情通报等举动,让百姓慌张了一下,但很快接下来的通报里就安抚了民心。
比如,直到1月20日凌晨02:42回溯18日、19日状况的时候,卫健委通报还在措辞说“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当天下午国家卫建委召开记者招待会,钟南山说“证实了有人传人”。
此后便不再有上述措辞出现。
另外,根据卫健委从1月11日到17日传递的信息来看,从1月3~15日,没有新增病例。
那么卫健委得出这个数据的标准是什么呢?
据财新网采访的武大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透露,这个标准相当苛刻:1)要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
2)要有发烧症状。
3)要病毒检测呈阳性。
这三条标准都达到才能确诊。
直到钟南山来过之后,放宽了标准,确诊病人的数量就急剧增加了。
初始标准的第一条如果是真的,在外行看来其实有点不可思议,等于把人传人病例都排除在外了。
比如一些被传染的医护人员,哪怕肺部CT再异常,因为没有去过海鲜市场,按照这个标准,就难以被确诊。
而去过海鲜市场的又会被认为是市场里感染而不是人传人。
按科学,钟南山去过后修改的标准里,一开始也必须满足到过、接触过感染者等“流行病学史”中的一条,否则就算有临床症状也不算疑似病例。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无流行病学史的确诊病例出现,标准也越放越宽,现在已经是只要有2~3条临床症状,就可以算疑似病例。
所以在这儿规定了一条“流行病学史”作为标准是没毛病的,但是把这条的具体内容限定成必须去过华南海鲜市场,这从专业上是否有毛病?我隔行如隔山,不敢妄断,还是期待有没有内行给出情有可原的解释。
还有最后一条也苛刻,毕竟“实际上极少有人能去做病毒检测”,特别是那些被第一条标准排除在疑似病例之外的人。
(李文亮早期是什么原因迟迟没确诊?是被标准拦住了,还是排队等试剂盒)
*
但是必须按照标准来统计数据是一回事,实际情况又是一另回事,而且是不应该被标准束缚住的。
否则也不会有钟南山之后不停地按照实际情况修订标准,现在都到第五版了。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1月10号中南医院的彭志勇就觉得事态严重,四天时间预留的16张ICU床就满了。
好些医院都认为标准太苛刻,很难有人被确诊。
上述实际情况,医院和卫健委应该是一直掌握的。
比如,彭志勇采访中说,好些医院都在向卫健委反应过,但是12号去中南医院调查的卫健委派的三人专家组,还在说标准那一套东西。
*
二、国家卫健委派的专家组是否知道实际情况?
按照彭志勇的说法,初始标准是“国家卫健委派的专家组”定的,新华网说是“国家和省市专家组”共同定的。
那么无论怎样,参与了标准制定的“国家专家组”,有没有及时掌握实际情况?
国家卫健委第二批派往的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对记者说,1月8日至15日,他在一线工作调查。
14、15号他在发热门诊,看到有些病人的肺部CT,是非常典型的新冠(为什么在卫健委的通报里,这两日无新增病例呢?)。
说明当时拥挤在医院的新冠病人,不少。
而且在他看到的一些病例当中,有一部分和华南海鲜市场没有任何关系。
即使是这样,王广发认为从科学的角度尚“说不清楚是否人传人”。
因为这得靠疾控部门对数据的调查研究来判定。
当时,他将方面给的按照苛刻三条标准筛选过的41例病例资料,拿给疾控中心CDC专家看,得出无法判断人传人的结论。
(按这标准确认的病例,能得出一定人传人就见鬼了)
他还特别强调两点:1)他只管病有什么特点、该怎么治,而不会去拿个表格去看病人的身份(似乎说他不负责统计最终资料里,到底有多少无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到底有多少是被感染的亲密接触者,他无法知道)。
2)原始资料有欠缺,甚至有些信息根本没拿到,判断上就会失误。
这就似乎向我们暗示着,国家专家组参与制定了一套标准以后丢给下面去执行,这个标准导致漏掉很多病人。
可却没有人把该情况告诉国家专家组,以至于他们不能及时做出正确判断调整标准。
(昨天写完这段,早上起来发现湖北省卫健委书记和主任免职了)
可是,除了王广发之外,其他国家专家组成员、或者中国卫健委和中国疾控中心(CDC),对实际情况真的一无所知吗?
*
首先,国家专家组们获得真实信息的渠道有哪些?
第一个渠道当然是地方卫健委。
比如彭志勇医生说的,多家医院方面曾不停地向卫健委反馈标准太苛刻、会造成很难有人被确诊。
这种反馈,地方卫健委是如实汇报给了国家专家组?还是从中拦截下来了呢?
从王广发的采访中可知,似乎是拦截了下来,起码没有第一时间及时反馈,以至于他们和中国疾控中心判断是否人传人的时候,依据的还是按照苛刻标准筛选过的41个病例(截至1月16日的情况)。
第二个渠道是其它专业机构和人。
比如1月5日,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测出其与非典同源性高达89.11%,推测应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并向国家卫健委建议“在公共场所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这种高度怀疑,应当专家们都心中有数的,除非国家卫健委向自己的专家组隐瞒了此事、并且专家们没有别的方式知道同行们的检测结果。
到了1月17号,国家专家组成员袁国勇,将人传人情况书面报告给了国家疾控中心(CDC)主任高福和广东省疾控中心,并透露给了其他专家组成员。
第二天1月18日,钟南山便奔赴了。
第三个渠道是赴的专家组一线调查。
按王广发的说法,他在一线的时候,向地方提出过疫情被低估了。
他的根据是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比如发热门诊人很多,不少人肺部CT是非常典型的新冠;12月份老百姓还不知道新肺炎存在的时候也就是不会受到舆论影响的时候,肺炎发生率就很异常地较往年同期增加了17%;看到一些病例和华南海鲜市场没关系) ,以及1月13号通报里泰国方面的筛选比例。
*
综上所述,国家专家组就算没有准确数据,起码在17号袁国勇书面报告之前,是模糊知道疫情比地方卫健委报告里的严重、以及其传染性的。
那么,假定就基于这种模糊认知,北京方面应当采取什么行动?并且实际采取了什么行动呢?
首先,当然是想办法搞清楚实际情况的真实数据。
这点据现有的资料无从得知北京方面的操作进程和方式。
哪怕是被网友们目前作为证据的论文。
2020年1月29日,中国专家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称12月中旬已有证据证明可以人传人,1月1日到11日,有七位医护人员感染。
一时引起轩然大波,因为文中所提到的那么早时候,公众对此一无所知。
很让人怀疑当初专家们对公众隐瞒了。
于是文章署名者之一的中国疾控中心(CDC)主任高福(GeorgeF.Gao)站出来解释:这文章是事后诸葛亮式的回顾性分析文章,当时他们也不知道。
可是网友们不听,反而迅速把他送上了舆论的浪尖,各种唾骂随之而来。
说他急着发表文章,而不管防疫。
但是仔细读一读他们的文章,真的没有任何一点表明他们一早就那么清楚地知道(网上对文章内容断章取义或曲解的我就不一一反驳了)。
况且这个文章是快速审核通道,从提交到登载就短短几天。
所以他们完全有可能比较晚获得真实情况数据,并迅速完成了文章发表。
所以仅凭这篇文章无法判断,他们在什么时候掌握了多少真实数据?
*
其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相应行动。
据专家们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文章,中国疾控中心(CDC)早在1月6日便“内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
为什么说是内部,因为并没有公开对大众,至今在CDC官网上也搜不到相关信息。
等到1月29日,他们文章发表,大众才从文章里知道这回事。
随即在1月15号,中国疾控中心(CDC)又将这响应升级到最高级别一级,大众同样是事后才从他们文章里得知。
这里就涉及到几个对法律规章不熟悉的网友们所不理解的问题,就是:1)中国疾控中心的一级二级应急响应,是否在尚没有百分百科学数据支撑(只是模糊知道,因地方卫健委没报上来)的时候,还没有得出一定高强度人传人结论的时候(王广发说那时还说不清楚是否人传人),就可以启动?2)还有启动之后,该不该让大众知道?3)既然启动了应急响应,那有没有通知湖北地方?4)如果通知了,那么一方面默认不确定是否人传人,一方面又启动应急响应。
地方上究竟该按哪一个来判断是否做出预警?
*
三、F4冤不冤?
在这场问责中,首当其冲被网友们炮轰的当属湖北F4。
说他们都到1月19号了,还在任由市百步亭社区举办“万家宴”。
可见根本没把疫情和老百姓的安危当回事。
实际上若说湖北在1月20号国务院发话之前,完全没有行动也不对。
按照F4之一的市委书记马国强和一些新闻报道的说法,在12、3号,至迟在15号,各大机场、高铁站便开始了测温行动。
而据F4的另一位,市市长周先旺在1月21日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回应:“今年之所以继续举办这个活动(万家宴),是基于之前我们对这一次疫情传播是对人与人之间有限性传播的这个判断,所以对这件事预警不够。
”
*
按照这个采访,也就是说在1月19号,市长大人还以为是有限传播,没啥大不了。
市长的这个判断怎么来的呢?
首先,当然是卫健委的通报数据。
不仅是有限传播,而且一直压根不认为“密切接触者中有发现相关病例”。
其次,国家专家组和中国疾控中心反应。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行政部门(比如中国卫健委),可以对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
”我们知道1月6日和15日,中国疾控中心(CDC)便对湖北这事分别启动了二级和一级响应。
这算不算提出应急处理级别?如果算,直到 1月22日,国务院发话两天后,湖北省才启动突发公共事件二级应急响应。
晚了整整两个多礼拜。
这晚掉的两个多礼拜,到底是中国疾控中心压根没通知到湖北省?还是给湖北相关部门被拦截了,没传达给负责启动应急的省政府那儿?还是湖北省政府太相信没发现什么人传人,所以没在意疾控中心的应急级别?*至于周市长那边,他知不知道中国疾控中心二级响应、甚至一级响应的事?如果不知道,那么他直到19号还认为是没啥大不了的有限人传人,就情有可原。
如果知道,他应该对公众作何反应才对?有律师搬法律条文,说市有权力在判断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发布预警,同时向上一级或越级上报。
不过,根据周市长1月27日的采访,他们没有披露权(周市长说的是披露,包含预警权吗?),必须得到授权后才能披露。
比如1月 20日国务院发话之后,他们就放开手脚干,很果断强硬地关闭离汉通道、暂停地铁公交轮渡长途公交。
那么在此之前,市在等谁的授权?湖北省吗?还有,他1月22日采访说,直到19日都不知道情况这么严重,现在又承认获得信息后没有授权所以披露不及时。
那么他到底在1月 20日国务院发话之前,知不知道实际情况的信息呢?还有2020年1月31日,市委书记马国强在连线白岩松《新闻1+1》时说,后悔在2020年1月12、3号只开展了测体温,没有采取措施限制高铁、机场、轮渡的通行。
似乎暗示着,早在1月12、3号,他就掌握了某些信息,可以有理限制通行的。
(而且香港在1月4日便启动了“严重”级别应变,市知道吗?)不过他俩知不知道实际情况,对结果影响也不大了,反正按周市长说法,市一级在授权之前,实际上都无可奈何不能动。
这锅,如果要F4背,按照既有的信息,大概高一级的两个会比低一级的两个更头大。
况且在周市长采访的话里话外,似乎都在表示,封城一事,是国务院发话可以放开手脚干之后,他和马书记两人拍板定下的。
这算将功补过,悬崖勒马?而且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1月29日采访周市长的央视记者董倩,后来在新闻连线中对白岩松说:“今天下午本来不是市长周先旺来接受采访的,是另外一位副市长。
但是来的时候发现,是周市长来了,后来我就问他,本来应该是别人为什么您来。
他说:”我知道别人来,我说你别去我去“。
你要知道岩松,电视的直播的采访,对于这样的一个风头浪尖上的这样一个人物来说,应当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因为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包括你的措辞,你的表情,应当说是在无数人的审视之下,甚至是被放大了看。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让别人来,我自己来,那么本身就说明他觉得他有能力有自信去面对这样的一个一系列的问题。
那么到了以后我问他,周市长我们要不要沟通一下问题,他说不用,你随便问,我既然来了,我就不需要知道你的问题。
比起准备好官方措辞讲稿的采访,周市长的这个采访更鲜活。
结合他之前说春节前有五百万人离开,立刻在全国各地炸了锅,要知道再之前有谣言夸大其词的时候,也只敢猜到有两百五十万人流动出了。
我们就旁观周市长和马书记在事后走的这几步棋,会起到什么效果吧。
关于他们应不应该这么做,压倒性的舆论是错,基本上是肯定了八人的行为。
连中国疾控中心(CDC)的首席科学家曾光在接受鲁豫采访时,都说这八人是可敬的。
但是昨天看到一则外国小哥火锅大王的视频,以及有部分网友都表示,公安的举措并没有问题。
在专家们还没有把问题研究清楚、配套应对方案弄好之前,就让公众知道疫情的严重性,虽然维护了大家的知情权,但全局上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混乱。
我觉得最高人民法院官微撰文的说法是中肯的,文章中说公安应该结合主观恶意与客观影响等情形综合判断,否则一刀切打击,会走向法律正义价值的反面。
3.最后
用个典故,来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据《左传》记载,某年正月有五颗陨石坠落宋国、六只鷁倒退着飞过宋都城,于是宋襄公问当时聘于宋的的周內史“叔兴”,这预示着什么吉凶?叔兴说告诉他:可预测今年鲁国有大丧事,明年齐国有乱,您将得诸侯拥戴但最后不了了之。
事后证明,他的占断都准了。
不过,当时他回答完鲁僖公退出来的时候,对左右的人吐槽:“君失问。
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
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
”
*
现在大家对这句话的普遍解释,都一厢情愿地把叔兴误解成在说唯物论,说他认为陨石掉落等是自然阴阳现象,和人世的吉凶毫无关系,从而否定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把自然界出现的所谓怪异现象和社会人事吉凶相比附的神秘主义观点。
我觉得这样解读是不对的、是肤浅的。
叔兴当然承认可以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导出人间事,否则他也不会做出那么准的预言了。
他的真正意思应该是,虽然两者能联系上,但前者不是后者的原因,真正原因是在其中起作用的人。
如果同样的自然现象换一个时代,换一群人遇到,占断的结果就不一样。
他之所以能占断准,是因为他很了解当时的人。
*
叔兴说的是陨石坠落等和人间事的关系,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人。
撇开这个故事神秘学部分,仅思索其哲理的部分。
那么法律法规,政治学、社会学等科学规律,它们对人间事的指挥棒作用,是否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人?作用和被作用的人不同,最终的效果也许南辕北辙。
从另一个角度说,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恐怕不能全人类一刀切,不能把它国的经验教训照搬。
得在研究清楚我们的人,是什么样人的基础上,走出符合中国“人”的理论和方式方法。
我想,其实我们一直潜意识里都在这么认为,都在这样做,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