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bioRxiv发表一项研究,通过对单细胞转录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认为消化道可能是2019-nCov潜在感染的途径。
最新研究提示,新冠病毒可能存于粪便中。
2月1日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研究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钟南山院士在回应新型冠状病毒粪口传播风险时称: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现在这个问题应该非常重视,因为在粪便里已经发现病毒,粪便是否传染病毒值得高度警惕。
这个意味着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如何防止感染?
01
什么是粪口传播?
粪口途径是传染病的一种传播方式,也叫作经消化道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大便之中存活,就可以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如果这些带病原体的大便污染了手或者食物、水源,那么就会病从口入,导致传染给其他人。
警惕淘大花园感染事件
提到粪口传播,就不得不提非典期间淘大花园感染事件。淘大花园是香港一个大型住宅社区。2003年3月下旬,SARS在淘大花园爆发。到4月15日,淘大花园共有321例SARS感染案例。感染案例明显集中在E座,占累积总数的41%,记录得第二多感染案例的是C座(15%),第三位是B座(13%),而第四位是D座(13%),余下的案例(18%)则散布在其他11座。感染SARS的淘大E座居民有107人,当中大部分住在E座的7号和8号垂直排列的单位。调查发现,患有慢性肾衰的源头病人3月14日已呈现SARS病征,他3月14日和19日曾到淘大花园E座其弟家中探访,期间因腹泻而使用该单位的厕所。同时,调查发现淘大花园感染病人除了SARS的常见病征,约66%的个案呈现腹泻征状。后来的调查认为,疾病的传播主要与房屋结构的设计有关,病毒有可能通过排泄物或废水传播。事件也让人担心病毒是否有可能通过空气传播,虽然后来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证据不足,但还是让大家担心,后面一个纪录片也提到了这起事件的传播。
03
新冠肺炎是否会通过食品传染给我们呢?
非典的传播的确存在着粪口传播途径。如果吃了被非典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就可能造成非典传播。但如果人们吃的是加热烹调熟了的食物,由于非典病毒不耐热,就不会造成新型肺炎传播。新冠病毒也是一样的。从现在的研究来看,新冠病毒跟非典非常相似,有80%的相似性,所以很难排除新冠病毒不会通过粪便进行污染。
不过,由于新冠病毒与其他病毒一样,不会在食物中繁殖,因此,除非生吃且一次摄入病毒量很大,否则不会感染新冠肺炎。
特别提醒大家,尽管食品并非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但仍然要小心防范。
04
如何防止粪口感染?
1.吃任何食物一定要充分加热熟透,不要生吃。新型冠状病毒怕热,当达到56℃的温度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所以,为了防止因为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水而感染,建议大家平时吃东西一定要加热熟透,不要生吃食物,不要喝生水。
2.家庭烹调处理食物,注意生熟分开。切生菜、处理生食的刀具、餐具、菜板,一定不要跟熟食混了,最好两套分别使用。
3.勤洗手。切断粪口传播,勤洗手非常重要。保持手卫生是避免病菌传播以及预防医源性感染最重要的措施,因为手是最容易传播病毒细菌的身体部位,80%的病原体是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的。洗手也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预防感染措施中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4.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每天都要家里的窗户打开痛风。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