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一直有这样的新闻:
中日医院一名患者三次咽拭子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没有检测出病毒核酸),最终通过下呼吸道样本才确诊。
被称作此次疫情「吹哨人」的李文亮医生,也是做了三次核酸检验才确诊。确诊时,距离他出现症状已经23天。
在浙江,更是有患者经历7次核酸检验,才确诊。
「病毒核酸检验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和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而比起基因测序,核酸检验是更快、更容易的方法。
病毒核酸检验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是因为病毒太「狡猾」?还是病毒发生了变异?又或是检验用的试剂盒有问题?
当然,大家更关心的是:
会不会造成大批漏诊患者?
漏诊患者又会不会造成更多的传染?
今天给大家回答一下几个常见问题——
一、什么是假阴性?
_
「假阴性」是指:一个新冠肺炎者,他的检验结果却显示阴性(没有检测出病毒核酸)。
事实上,不是只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所有的检测都可能出现。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二、为什么会有假阴性?
_
导致这一结果,有几个常见的可能及影响因素:
➊ 采集样本时未采集到病毒或采集到的病毒过少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感染下呼吸道甚至肺部,且患者多是干咳、无痰。这给样本采集带来了一定难度,且越深部的样本,对患者的创伤越大。
因此临床上更多以更快、更容易、创伤更小的「咽拭子」采样:从疑似患者咽部采集样本。而咽部的病毒量较少,可能采集不到病毒或采集量过少,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
另外,发病时间也会影响样本采集。发病早期,病毒量较少,也同样较难采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➋ 贮存、运输、检验过程出现失误
样本的贮存、运输、检验等过程都有严格的要求,任意一环出现失误都可能影响结果。
尤其是疫情期间,一些原本条件不怎么好的医院、实验室也在超负荷运作,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一时改善的。
➌ 试剂盒的准确性
理论上,像试剂盒这样的产品需要长时间的临床试验,才能明确其有效性。但因本次疫情爆发突然,很多产品是加急审批、加紧生产,还缺少全面的临床试验数据。
但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李兴旺在2月4日国家卫健委的发布会上表示:「核酸检测方法从目前我们了解的信息来看,这个方法还是比较敏感的。」
另外,对于第二批参与审批的企业,其要求已提高,若通过后,检测的准确性有望进一步提高。
三、频繁出现假阴性,
_核酸检验应该被放弃吗?
_
核酸检验是比基因检测更快、更容易的方法,在疫情面前,具有难以替代的地位。
此前网上有呼声提出「用CT替代核酸检验」。实际上,《新冠肺炎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已经加入了影像学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但确诊还是要做核酸检验。
因为CT只能判断出一个患者可能有「病毒性肺炎」,无法确定是否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导致。
「用CT替代核酸检验」可能会造成误诊,导致误诊者在隔离时被感染者传染。
四、假阴性会导致
_大批病人漏诊吗?
_
不用太过担心。
「核酸检验」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标准,但「核酸检测阴性」并不是排除感染的依据。
对于还没确诊的患者,会被列为「疑似患者」。
疑似患者在后续诊治过程中,还会多次进行核酸检测和鉴别诊断,最终得到确诊结果。
按照《新冠肺炎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对于非湖北地区,「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将被列为「疑似病例」。
对于湖北地区——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或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2条」将被列为「疑似病例」。如果「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可以临床诊断为新冠肺炎。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五、未确诊患者
_会不会造成大范围传播?
_
先别慌,「核酸阴性」不代表就能出院了。
目前各省市都在贯彻对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尽收尽治」的处理原则,防止未确诊患者在外传播病毒。
尤其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正在努力增加床位:
截至2月7日晚间,市新建火神山医院1000张病床已交付使用,雷神山医院1600张病床也会于2月8日交付使用。
目前已投入使用的3家方舱医院共有床位4250张,同时,湖北省市防疫指挥部正在将省委党校新校区与市属4所高校改造为定点医疗点,共将增加5400个床位,尽全力保障患者收治。
并且,对于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要解除隔离和出院必须满足:
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
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
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且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
所以「核酸检测阴性」并不意味着疑似感染者就能出院了,不用担心身边出现大量漏诊患者。
另外,许多地方目前已经实施了小区封闭管理、要求外地返乡人士居家隔离、对瞒报病情的患者的加大处罚力度等措施。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六、普通人能做什么?
_
当你怀疑自己或亲友是新冠肺炎患者时,请及时上报,且不要随意出门。
如果你或亲友符合以下几点: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十四天去过及周边地区,发病前十四接触过疑似患者、确诊患者或身边有聚集性发病。
发热或呼吸道症状。
若只有流行病学史,无不适,可以居家隔离;若两点都符合,请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近日还有一些新闻,一些患者确诊前,已符合其中上述一点甚至两点,还出门逛街,这是对自己和公众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事实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可怕,大多数患者是轻症,重症及死亡案例并不多,且较多原本有系统疾病。
所以,并不要觉得产生恐慌、躲避隔离;也不要过度掉以轻心、身体不适还正常出门逛街。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疫情期间,除了政府、医护人员、医药企业,每一个群众的努力也不可或缺。
如无必要不出门,让病毒没有传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