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认为,消化系统是2019-nCov感染的潜在路径。

1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美国首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诊疗过程,提到其粪便样本检测为2019-nCoV阳性,但血清为阴性。
它提供了新病毒传播途径的新线索,除了新冠病毒肺炎病例的呼吸道样本外,可能还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传播源:腹泻。
2月1日,深圳三院肝病研究所发现,在某些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阳性,提示:粪便中可能有活病毒存在。

2月2日,钟南山回应,新冠病毒的确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在湖北、江西有些地方,有使用便桶习惯,还放在鱼塘里洗。
何为粪口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粪便中存活,故可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这样的粪便,如果污染了手或食物,就可传染给其他人。
在此之前,院方出院标准里并没有规定消化道里的病毒也要转阴,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漏网之鱼。
这些“鱼”的家属若出现了感染,不排除“鱼”又变阳性的可能,还需要再检测一下。
更加安全的做法是,出院前粪便检测连续2次阴性后,再出院;或是出院前漏测的,自觉居家隔离2周(个人推荐)。

警惕香港淘大花园教训再现

早在SARS期间,香港淘大花园事件,就是典型的粪口传播带来的。
源头病人,是一名慢性肾衰男子,2003年3月他呈现严重病症,仍曾到淘大花园,因腹泻而使用E座其弟单位的厕所。

自3月26日接报个案截至4月21日,淘大花园共有328宗SARS个案。
事后调查显示:由于大部分住户清洁浴室时,习惯用拖把而不是用水冲,可能导致排水口的U形聚水器干涸,未能实现隔离。
当抽气扇启动后,空气会从污水管,经排水口倒流进入浴室,可能把带病毒液散发至室内、天井,通过窗口进入相邻单位。
受感染的住户,可能通过人与人的接触,电梯、楼梯等设施,把病毒传播给E座内外的住户。

这对公众来说,是一个明确警示

为了防控粪口传播,居家隔离时应格外重视手卫生,避免与家人共用卫生间。
擦屁股的卫生纸,丢进马桶冲走,随时盖上马桶盖,适当封闭下水口。
如果没有独立卫生间,应通过75%酒精、稀释后的84消毒液定期消毒,包括冲水按钮、排气扇和灯的开关、纸篓、卫具等。
这里对于专家所提及的乙醚、过氧乙酸和氯仿,必须唠一句:乙醚易燃易爆;过氧乙酸作为一种危险品,市面上很难直接购买,配制成浓度为0.005%的水溶液也不现实;氯仿若保存不善,易产生高毒性光气致死!所以,非专业人士,就不要乱来了。
同时,注意潜在的传播方式,按电梯、刷信用卡时,防止手指沾染病毒。
经常接触到的物品,如手机、钥匙、门把、水龙头、键盘、鼠标等,注意用酒精擦拭。

这对医护人员来说,也是一个警示

粪口传播消息一出,不少医务人员目瞪“狗”呆,尤给消化内科、普外科、肛肠科、检验科发去了“贺电”!此前对发热门诊和一线新冠病毒检测人员要求严格防护,但一些从事呕吐物、排泄物检测的人员则没有这个风险意识,只是穿着普通白大褂,达不到防护要求。
检测操作时,产生的气溶胶吸入人体,一旦遇到新冠病毒,极易被感染。
所以,检测时需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严格、规范地保护好我们自己。
在病毒标本检测中,也严格区分和包装,以防混杂,造成传染危险增高。
就淘大花园感染个案而言,除了SARS的常见病症,约66%呈腹泻症状。
这里也建议临床同行,高度关注新冠肺炎的不典型症状。
如根据大学人民医院研究组发布《高度重视非呼吸系统的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2019-nCOV)患者的识别与防护》提示的,“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食量减少、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当然了,消化道并非主要传播途径,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仍以飞沫及接触传播为主。
戴好口罩,带上笑容,以中国速度,继续与疫情赛跑!
参考来源:
1. Thedigestivesystemisapotentialrouteof2019-nCovinfection:abioinformaticsanalysisbasedonsingle-celltranscriptomes,2020
2. MichelleL.Holshueetal.,(2020),FirstCaseof2019NovelCoronavirusintheUnitedStates,NEJM,DOI:10.1056/NEJMoa2001191
3. 南方PLUS客户端、央视新闻4. 梁挺雄.SARS在香港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1):902-905.5. Coronaviruses.Uptodat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