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该疾病在国内和其他国家的迅速扩散,多个国家开始从撤侨。
截至本文发稿,已有20多个国家撤侨,并有数国报道在撤出的侨民中检出了新冠病毒感染者。
撤侨人群的感染情况是否可以推算居民的感染规模?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教授宁毅等人在医学预印本论文MedRvix网站发表的相关数据显示,基于撤侨人群与居民感染风险类似的假设,2020年2月2日前后居民感染者估计约有11万人(区间4万-31万人)。
该结果来自对韩国、日本、德国、新加坡和法国撤侨人数及感染病例的荟萃分析。
2020年1月29日至2月2日,从的撤侨人数为1916人,其中17人被确诊感染,由此估算得出撤侨人群的感染率为1.1%(区间0.4%-3.1%),结合当地常住居民总人数(1000万),可间接估算出居民的感染情况。
研究者认为,在疫情爆发初期,新冠肺炎发病率可能被大大低估了,这与新冠病毒的无症状传播、诊断试剂敏感度不足以及延迟确诊等因素有关。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措施严控疫情,比如严格交通管制、隔离疑似病例、监测密切接触者、收集确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制定诊疗指南等。
至2月14日,我国共确诊63932例感染者,死亡1381例。
市确诊35991例,死亡1036例,市的病死率远高于其他地区。
研究者强调,是此次疫情的中心,对其疫情规模进行估算有助于了解疫情现状、预测疫情趋势、制定防控策略。
此前,已有数项模型预测了的疫情规模。
一项英国研究者的预测模型估计居民中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有5.0%(3.6-7.4)得到确诊,2020年1月1日至22日总感染人数应为21022人(区间11090-33490人)(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20:00,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444例),该模型结合了中国各城市的确诊病例及国际确诊病例数据,估计新冠病毒的传播基数即R0值为3.6-4.0。
另一项香港大学研究者的预测模型显示,截至2020年1月25日,总感染人数为75815人(区间37304-130330),该模型是基于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28日输出的国际确诊病例、2019年1-2月的国际达到航班数、2019年1-3月至中国内地各城市的人口移动数据以及2020春运预估客流量,此模型估算的新冠病毒的R0值为2.68(区间2.47-2.86),感染病例翻倍时间为6.4天(区间5.8-7.1)。
考虑时间因素,此项北京大学研究者基于撤侨数据的估算规模与以上模型分析估计的感染率基本一致。
不过,研究者建议需谨慎解读该估算结果。
因为撤出的外国侨民与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不同,同时也应该考虑发生在撤侨过程中的人传人的可能。
虽然如此,研究者仍然认为此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接近。
宁毅教授在前几日接受《知识分子》采访时(链接:“病”和“疫”非常不一样,防控疫情要有系统思维)提到,“考虑到有数量如此巨大的潜在传染源,斩断传播途径的难度也在加大。
虽然现在预防控制措施在加强,或多或少,感染者的总人数还会增加。
的挑战很大,很多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治疗端。
由于我是做公共卫生领域的,我认为更要从一个疾病防治的体系去分析面临的挑战。
我们面对的是‘疫’情,不是‘病’情。
在预防端下功夫就可以大幅度减轻治疗端的压力。
现在的问题就是后端的病人太多了,导致医疗端的压力过大,这个问题非常紧迫,亟待解决。
”他补充说,“只有在预防端防得住,才能在治疗端守得稳,估计潜在感染者数量至关重要,我们的数据也在不断更新中”。
目前,我们看到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在不断地前往支援,一线医护人员昼夜不歇地在与时间赛跑。
据央视报道,到达定点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已有35支医疗队,同济医院院长王伟表示尽管近期物资紧张的状况有些改善,但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仍然有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