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近来的疫情信息,我们会越发欣喜地看到新冠肺炎的疫情不断得以控制,拐点虽还未来到,但通过举国上下的严防严控,相信疫情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结束。

然而关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研究,还仍是未解之谜。那为何一定要找到病毒源头呢?

从疫情的防控上来说,只有找到其源头,才可以彻底清楚了解到新冠病毒的传播机制,避免疫情反复发生,同时也可以为人们防止一些新病毒引起疾病,引发新的疫情。

在病毒的源头地研究上,2月21日,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发表《基于全基因组数据解码新型肺炎冠状病毒的进化和传播》论文,指出新冠病毒可能来自华南海鲜市场之外,而且出现更早。

在病毒的来源上,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尚未查明2019-nCoV的动物来源。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会从任何动物或宠物那里感染2019-nCoV。一些最初报告的人类感染病例,很可能来自中国活体动物市场中的动物。”

一些国内外科研机构通过调查研究,有着不同的说法。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认为,病毒源头为中华菊头蝠,理由是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已知的冠状病毒的“家谱树”上,与此前在蝙蝠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最接近。

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者认为,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更相似;也有一些科研机构认为,穿山甲或果子狸为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我们在此期盼科学家能早日找到新冠病毒的源头,也呼吁大家不要听信一些关于病毒源头的谣言,比如“病毒所泄漏病毒”,“宠物猫狗会是中间宿主”等。希望朋友们继续科学防范,不信谣传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