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下午13时55分,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发生一起暴力伤医事件。事件导致3名医护人员及1名热心群众受伤,其中该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伤势最为严重,虽暂无生命危险,但后脑勺与胳膊多处被砍伤,需长时间进行恢复修养。

根据北京警方发布的消息来看,崔某是身藏细刀进入医院7楼眼科,当日曾获“健康中国行”北京市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入选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的眼科主任医生陶勇正在坐诊。
崔某在进入其办公室后挥刀乱砍,陶勇医生在慌忙之中逃离了办公室,而崔某紧跟不舍从7楼砍杀到6楼,在砍伤多名阻拦医护人员和群众后被闻讯赶来的保安制服。
NO2受伤医生屡获殊荣,救死扶伤者不应成伤者!此过程中,眼科主任医生陶勇手部肌腱被砍断,颈部和头部被砍伤,伤势最为严重,通过紧急抢救,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事后,通过多个渠道和多方媒体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陶勇医生除荣获前面所提到的殊荣之外,还曾获省部级成果奖励3项,发表SCI论文57篇,主持国际科研基金4项、国家级科研基金2项,获国家专利3项。患者对其亦称赞有加,也是对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和赞誉。
就是这样一位眼科界的杰出医生,为何会遭受如此残忍的报复?目前为止,官方并未通报崔某作案的动机。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种缘由都不应以暴力的方式来解决事情。或许,部分朋友会认为当下医患矛盾的加剧,离不开医生不作为、不尽责、乱开药、太敷衍等因素,可即便是这样的因素出现,难道就不能通过投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便是投诉无法快速解决,亦不能用极端方式来应对,毕竟这是制造更严重的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NO3历史之鉴难以醒人,解决根源问题+主动安防方能杜绝
法律终将惩罚罪恶,法制公平公正,制度健全,患者合理的诉求医院应重视对待,医生的职业素养应该提高。在12月24日,同为朝阳区的民航总医院就因一起恶性伤医事件,导致该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某遇害离世。朝阳民航医院案件凶手孙某,于2020年1月16被判处死刑。于医生,于患者,都无疑是双输的局面,双方都成为了暴力之下的受害者。历史之鉴,本该发人深省,却难以阻挡被情绪控制下的人。

当历史的教训无法警醒世人时,作为社会和平的守卫者,法律和执法者就应该从被动防卫转向为主动预防。北京卫健委在事件发生后给出的回复所讲:“坚决对暴力伤医行为零容忍,并与公安等部门一道,强化警务巡查、警医协同、联防联控;持续加强医院安保力量,升级技防、人防、物防措施,全面排查纠纷矛盾,坚决打击各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和医疗秩序。”

其实,在安保人群的配置上,以及安保设施的使用上进行加强,对于医护人员和群众的伤害风险就会少很多。例如在接诊量特大的医院试点引入快速安检设备,那么类似崔某这样的施暴者就难以将作案刀具带入医院。当然这是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来思考,如果从事情的因果方面思考,应该深挖导致医患矛盾出现的关键点,从而通过内部提升医生的职业素养,外部进行多渠道宣传,开通针对医患问题的处理渠道。从问题的根源上和出现后的防范上双重入手,终将会让此类的恶性伤医事件出现的几率呈直线式下降。

最后,望患者多一分理解,愿医生多一分耐心,请读者多一次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以新思维做新时代的智慧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