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人问过我,怎么界定社会平均智商。
正好作家方方有一段刷屏的话。

简单说一下,一种东西——
1)如果是深度知识,那就需要需当成思维、分析框架等来高度重视;
2)如果是对的表象知识,可以或需要知道一下,作为知识背景;
3)如果是伪装知识的情感呢?激动一下即可,但千万不要用它去思维、判断。
答案显而易见,方方这段话本质上只是抒情而已。
抒情在很多时候是必须的,但跟认知毕竟是两回事。
如果一个人的心智没办法超过表象知识,或者往往把伪装知识的情感看成是知识,那么,可能不会高于社会平均智商。
贰
这两天,有一位「黄女士」很有名。


她作为刑满释放人员、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封城和各地高速路有重重关卡的情况下,被家属从接回北京。这一波操作,让人目瞪口呆、不可思议。
几乎是第一时间,几家中央级官媒发声追问,这人是怎么离开,进入北京的?
同时,司法部深夜通报,经中央政法委批准,司法部牵头,会同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已赴湖北就女子监狱一名刑满释放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到京事件进行调查。

以上表述可确认,事件中的「黄女士」系女子监狱释放。
很多人认为她有山高水深的背景,甚至还有人说她是黄光裕的二妹。当然,这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当时我看到这个新闻,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
第一个问题
「黄女士」「背景」问题。
前几天刚好在千聊讲过「IMC社会定位原理」,我们就来给「黄女士」定位一下。
她及其背后运作的庇护体系,阶层一定高于弱5。否则其社会实力,无法突破重重关卡。
但也不可能高于强3,否则,就没有这样的新闻了。
所以,运作「黄女士」在封城后回到北京的庇护体系的阶层:
强5 ≦ 庇护体系≦强3
这是一个理论上粗略的定位。如果再多一点信息,我们还可以精确定位。
第二个问题
既然「黄女士」的「背景」并不是那么山高水深,就这件事,湖北当地调查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中央级官媒会第一时间追问?为什么中央几个部门会成立联合调查组去调查?
我观察很多人只看到了「黄女士」事件的表象信息。但央媒的追问和联合调查组的快速反应,对于我们的心智是一种提醒。
有时候,发生的某些事只是表象,只是某一种动作的合法性依据。
联想到前段时间湖北刚刚换将,而且刚到任不久的湖北省委书记应勇也针对此事作出了批示,呼应央媒的追问和联合调查组的调查,应该明白了。
不多说。
叁
今天我看到澎湃新闻的调查,说南医大奸杀案凶手麻继钢被警方带走之后,消息很快在麻的工作单位及居住小区传开。在同事及邻居的眼中,麻看起来很「客气」,从不「大嗓门」讲话,每天上下班看到邻居,总会主动笑笑,跟人打招呼,而邻居们习惯叫他「小麻」。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麻继钢犯事,让他们感到难以置信。
纵观麻的28年,背负着一桩命案,隐匿在市井中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每天出门笑着跟街坊邻居打招呼,还给企业领导开车,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说起来不少人都感到有些不寒而栗。
这就是只看到表象,看到一个人在表象上显示出来的东西。大众基本是用表象知识来认知这个世界的。
麻继钢之所以有如此的迷惑性,就是在《凶手麻继钢28年来是如何伪装隐藏的?》(点击蓝色字体查看)一文里所说的,他已成功改变了自己的辅性格,「正常显示」出了另一个和凶狠残忍好像不一样的自我。
肆
有一个事上了昨天和今天的热搜,「封城」后,25岁的中学老师吴悠,骑上电动车为网上的求助者衣物送药,但是,有人却以非法送药和牟利举报了他。在配合调查时,吴悠奶奶因为脑溢血送进了医院。

很多人纷纷谴责,举报人坏透了。




举报者这种行为,有点像举报药店卖「涨价」口罩,结果导致大家都买不到口罩一样。确实非常坏。


用IMC社会和个人定位原理来定位一下,举报者阶层一定低于强6,在弱7和弱6之间。
很简单,这些垃圾进行举报的一个动机,是预设了别人应该免费送给他。如果没有免费伺候他,他就会利用各种游戏规则发泄破坏性,并且也不希望见到其他人好。

因为:
从心智-格商来说,弱6以下的扭曲羊预设世界欠自己的,所有东西都不想付出成本,期待伸伸手就能拿到,而且最好是免费的。他们希望所有人都是圣人,能够让他们寄生榨吸。一旦没有人满足他们的预设,耍无奈翻脸比翻书还快。

这些物种体验到自己没有任何价值,所有他们从来没有价值交换的概念。

哪怕你是做一个慈善,捐了多少多少钱,也是绝对不能考虑自己利益的。否则就会被他们攻击。
他们有一个倾向,就是在不能向世界索取的时候,拖着所有人和他们一起沉沦。
强6到强5,无论在食物链上是哪一类物种,从心智-格商上,都具备了用内在实力兑换社会实力的意识,以及进行价值交换的反应。绝大部分人不会在社会进化中,还残留得有食物链低级物种的吃白食德行。
弱4以上,在心智-格商上已形成用社会实力获取资源的模式,阶层越高,越是如此。食物链低级物种的德行不仅是离他们非常遥远,而且相互无法想象。
弱6以下扭曲羊的种种德性,导致这个社会越来越没有人敢去做好事,公共善日益稀缺。


我看到的这件事,有很多人又说到了「人性」,认为是「人性」使然。



「人性」真是一个高频词,什么人都在说,什么都可以叫做「人性」。
对这个最肤浅的表象知识的频频言说,我发现倒是显示出了某种社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