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昨晚,央视记者想要探访红十字会仓库物资分发处时,受到保安的阻拦。
保安(指着大门):你们没有牌子需要离开,从这个大门离开就可以了。
记者:我们现在在和现场工作人员沟通。
保安(拿起自己的牌子):我有我的职责,照顾一下,配合一下。
记者(指着侧门):好,好。
我们从那边出,我们设备在那边。
保安(接着指着大门):从这边出一样的。
别为难我。
记者:我们是总台新媒体中心的记者,正在做一个直播,刚才呢我们……保安:我知道,没有牌子我不能让你们进来,否则我的饭碗丢了。
然后,直播在45分40秒时中断。
这只是一次正常的直播,却不让拍照,也不让摄像。

就连离开,也只能按照保安的要求从他规定的方向离开。
但是直播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收获」—— 直播过程里,记者碰巧遇到了一位从协和医院来取定向捐赠物资的工作人员,然后又发生了值得让人琢磨的对话: 记者:网上说你们协和缺口很大。
协和工作人员:缺口大不大不知道,反正我们科室缺。
记者:除了防护衣还缺什么?协和工作人员:酒精、消毒设备是最缺的。
记者:防护衣现在缺到什么程度?协和工作人员:我们昨天领了两件防护服。

从直播画面里,我们明明可以看到仓库很满,也很充实,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协和医院的工作人员昨天只领到了两件防护服。
这还不是最神奇的。
然后,同样是昨晚,红十字会借用的国际博览中心临时仓库外,一名男子提出了一箱3M口罩,放入了一辆车里面,记者上去询问,这位司机说,「领取的物资是给领导配的」。

一线的医疗人员只能领到两套防护服,为什么这位司机却可以一下子拎走一箱口罩呢??? 而之前,红十字会已经承认了存在调拨不及时的问题。

在这种疫情的关键时期,物资调配不及时,就意味着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多一分被感染的风险!而红十字会里高挂的那几个字:人道、博爱、奉献,这个时候显得更为讽刺。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以及人民群众都在第一时间给寄出了物资以及金钱—— 韩红筹集了3000多万,往已经运送了7批物资;很多企业也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捐款、捐物资、调动所有的资源给支持。
但是,在杭州市民捐赠的物资清单里,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林生斌。
他捐赠了5000个口罩,价值9万。

林生斌被大众熟知,是因为一场丧心病狂的纵火案。
2017年6月,保姆莫焕晶的故意纵火永远带走了他妻子和3个孩子的生命。
保姆莫焕晶因为自己赌博输光了钱。
她想要用极端的方式——先放火后灭火的方式得到林家人的感恩,然后再继续「吸血」借钱,但是火势失控,她自己逃出了火场,林生斌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全部遇难。
原本幸福的一家五口,一夜之间,变成了林爸爸一人。
面对心爱的妻子和孩子已经死亡的事实,林爸爸痛不欲生。
莫焕晶一年后被执行了死刑,但林爸爸始终没办法走出痛苦。
事情发生后,连续两个春节,他和父母没有再回福建老家。
曾经很喜欢过节的他,现在一到节日就加倍的痛苦:「对我而言,这是‘劫’日。
人生太短,思念太长。
」 捐赠名单出来后, 「8字路口」的记者给林爸爸打去了电话,林爸爸是这么说的: 「没什么,这是全国人民都关心的事情。
现在口罩比较紧缺,我也是不断地在找渠道,希望能买到一些口罩,给一些有需要的人。
打电话联系了国内外各种渠道,希望能出一份力。
听说杭州这边比较紧缺,我就先捐杭州这边。
我现在还在搜集,今天又收了1000个,明天给医院寄去。
这个是每一个中国人看到,我想他们也都会出一份力。
」在遇到了家庭的重大灾难后,在国家的灾难面前,他也保持着那份善良和真诚。
但其实,这种类似的事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
去年6月份的时候,他去了趟泸沽湖。
在泸沽湖祖达小学,他和好友共同出资捐建的水泥操场建好了。

他在微博发了去那边的视频,视频里,很多当地的孩子在开心地读书,林爸爸就趴在教室门框那边听;

下课后,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他也跟着一起玩,很开心。


之前,校长告诉他这所小学由许多爱心人士捐建,但就缺水泥操场,他当即决定和朋友们捐赠操场。
林爸爸说:「我相信,所有走过的路,终有一天,都将繁花似锦。
」 他还联合好友发起设立「潼臻一生」公益基金,这笔公益基金用于提升中国高层住宅防火减灾水平,促进家政服务业完善保姆的甄选管理机制等等。

还没完全走出家庭破碎痛苦的他,已经开始帮忙完善相关机制,就是为了更多的家庭免受同样的灾难。
他还经常去杭州第一福利院做义工,帮他们搬东西、聊天、理发。
他上线了自己的童装店铺,有一些人单独拍了邮费的链接就是为了支持他,但他说,心意收下了,但是善意他会继续传达下去,他会把收到的无名款折合成羽绒服,和其他好心人拍了让他送给山区孩子的衣服,再加上200件男装的羽绒服,一起寄给需要的人。

在2020年第一天的,林爸爸还发了一条微博: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一些幸与不幸,这都是上天给我们的磨练,只有熬过,那段不为人知的岁月,人生才会有光明。
也许他还没完全放下他经历的不幸,但是他依然相信,人生会有光明。
也正是因为有林爸爸这样善良的人,更多山区的孩子,的医护人员都看到人生的光明。
除了林爸爸,还有一个人也同样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他就是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原型陆勇。
2018年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刷爆了当时的票房。
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原型陆勇的故事才为公众所熟知。
2002年8月8日,陆勇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当时的他,必须要服用一种名叫格列卫的靶向抗癌药品。
但这种每瓶售价两万余元的药,让他觉得「吃不起」。
一次偶然的机会,陆勇知道了一款印度的格列卫仿制药,一年的药物花费仅需3000元。
他自己尝试有效后,就开始往返印度一直购买这款仿制药。
跟他一样「吃不起」药的病人有很多,陆勇真的不忍心再看病人为了药的高昂费用家破人亡,于是,他开始「代购」这种仿制药, 在病友圈里,他也被人称为「药侠」。
但是,2014年因涉嫌贩卖「假药」,陆勇被警方带走。
然后,千余名白血病病友签名为陆勇求情,法院最终对这起案件「撤回起诉」。
这段经历后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推动了中国的医改。
在接受《天下网商》记者采访时,陆勇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患者,一个帮助了大家的病人。
如果可以,我还是愿意做我自己。
如果一定让我接受一种,我更认可药侠。
」 就是这样一位「药侠」,在疫情肆虐的当下,跑到印度,发回了3000个护目镜,3000个N95口罩。
他坐着货运三轮直接冲到机场,49箱直接发行李。

现在,物资都已经到达国内。
没有陆勇的火速执行,这些物资根本到不了,因为疫情的严重性,印度刚刚禁止出口。

有网友直接评论说:药神依然还是药神。
他也经历过不幸,但是他给更多不幸的人带去了希望;疫情当下,医护人员在前线奋战,面临着潜在的「危险」时,他也给前线的医护人员送上了保障。
其实,不管是药神陆勇,还是善良的林爸爸,他们都是经历过不幸,但是依然相信光明和美好的人,也一直致力成为善良美好的人。
就像林爸爸说的那样—— 如果一个人身上带着笃信善良美好的光,那么他的光不仅会照亮他人,也会照亮自己。

有人说,疫情是照妖镜。
确实,在疫情面前,暴露出来的是深层的人性问题。
西塞罗曾说: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
而社会的公正,是需要有善良的人维持,还需要——有透明公正的机构去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