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场26万人围观的性犯罪
最近,在网上刷到一件让人毛骨悚然的新闻——韩国N号房案件。

这个让大家震惊的“N号房”,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的“N号房”,大家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个聊天群组(房间),都有“群主(房主)”管理的那种。
在这些“房间”里,运营者有偿地向地成员提供各种不堪入目的照片和视频,包括但不限于QJ、SM……更可怕的是,这些东西,都是发布者威胁强迫受害者进行拍摄的。

据韩国媒体SBS报道,受害者约74人,其中有16名未成年女孩,年龄最小仅11岁。
看到这里,真的气得浑身发抖。
别人捧在心尖上的宝贝女孩,就这样被那些禽兽虐待、欺凌,而据统计,最多足足有26万人观看直播。
在N号房的成员眼中,那些女孩子根本不被当成是一个人。
他们在女孩身上刻下“奴隶”,QJ她们已经算“轻微”,甚至还有剪RU头、把幼虫放入女孩的Y道……
种种恶劣的手段,让人难以相信,原来人居然还能可怕到如此令人发指!
而更让人心寒的是,这起事件曝光之后,无数女性对此充满恐惧,而有部分男性则是遗憾“可惜没看到”,或者四处“求资源”。

在遭到舆论抨击时,居然还有人觉得自己很“委屈”,认为自己只是看个S情H片而已,明明他是花了钱的。

我也看过不少人说,这不过是传播S情片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并不是,性质完全不一样。
韩国N号房事件,是一起对女性、对未成年人进行性侵犯的大规模网络性犯罪事件。
很多人看的那些性启蒙片子,是拍戏,是一种工作。
而在N号房里的受害者,都是被逼的!
N号房那些人,对控制女孩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套路。
他们会在网上找一些上传过尺度较大的照片的少女,假扮成警察以各种“罪名”,套取女孩的信息,然后威胁对方,不听他们的话,就告诉家人、学校或工作单位。
这时候,很多女孩都会害怕,N号房的人就利用这份慌乱,逼迫女孩拍更多的性感照,让她们一件件地脱下来……
如果女孩想要反抗,他们就会变本加厉的威胁她们:“不听我的话,就曝光你信息,把视频和照片发给你父母,你的人生就完了!”
就这样,女孩的“耻辱”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逃不过他们的控制,越来越“听话”,逐渐成为他们的“奴隶”。

更可怕的是,他们不仅凌辱这些女孩,还会利用女孩去威胁她们亲人一起拍视频。
有的女孩的妈妈、姐姐,就是为了要救沦陷的女儿、妹妹,也被牵涉其中。

几天前,N号房代号为“博士”的男子已韩国警方逮捕,并公布了其人的信息。他二十来岁,做过慈善,但都无法抹去他就是个禽兽的事实。
这起事件还有个让人细思恐极的细节,观看N号房的人,足足有26万名,而韩国男性大概也就2600万左右。
换言之,身边每100个人中,可能就有1人是“博士”的“共犯”。
更甚者,据称,韩国的出租车数量大概也就26万左右,也就是遇到变态的概率,跟遇到出租车的概率差不多。
这个数据真的太可怕了。
而更让人寒心和恐惧的是,26万人中,只有一个人举报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这个世界有时候真的很危险。

02
无孔不入的网络性犯罪
或许有人会说,事发在韩国,我们怕什么?
可是,谁又能保证,世界上只有韩国才有这样的“房间”呢?
央视有个纪录专题片《呵护明天》,在《沉默的呐喊》这一集,提到两个让人气愤不已的真实案件,都是涉及网络性犯罪。
13岁的小莉,加了一个名为“李丹”的QQ好友。对方说知道有一种神秘的仪式,可以让女生变得更漂亮,不过需要人“协助”。
一个叫“天空”的人,声称自己可以和小莉完成“仪式”,加了小莉好友。
在“天空”的诱惑下,小莉被带到宾馆,被强迫发生了关系……
事后,“天空”以把这事告诉她父母为威胁,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迫小莉。
小莉因为感到难堪,不敢告诉父母。等她父母发现问题,报警求助时,小莉已经怀孕了……

刚满10岁小雯,同样遭到“网友”的侵害。
小雯加了一个自称12岁的“美丽俏佳人”为好友。
一开始,对方只是找小雯闲聊,给她发红包。可没过多久,“她”突然给小雯发了几个不堪入目的视频。
懵懂的小雯点开后,当即被吓坏了。
这个时候,那人终于露出了獠牙,威胁小雯:“你看了小视频,不按我的要求去做,我就告诉你父母。”
被吓坏的小雯就这样在威胁吓拍了自己的裸照、视频,还接受了裸聊。
直到妈妈发现了小雯的聊天记录,迅速报警。最后发现,“美丽俏佳人”其实是个40多岁的油腻大叔。
小雯也不是第一个受害者,还有3个不到12岁的女童,都被这个猥琐大叔威胁过。

鲁迅先生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我们永远不知道,在屏幕的另一边和自己聊天的,到底是人是狗。
而某些用心险恶的人,更是连狗都不如。
他们伪装成无害的样子,靠近我们的孩子,把孩子骗入精心准备的陷阱,只为满足他们肮脏的邪念。
做父母的,谁不是如履薄冰地养大一个孩子。
我们自以为一步步走得踏实,却没想到,平整的路面之下,藏着数不尽的坑。
有数据表明,我国儿童首次接触互联网的年龄,集中在6岁~10岁,占比61.4%。
而据JAMA儿科学杂志刊发的一篇研究显示:有接近15%的青少年,主动给别人发送色情信息;而接受色情信息的,更是高达27.4%。
在我们没有看见的角落里,我们的孩子,正在遭到难以想象的恶意。

03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那么容易被骗?
在网上有这么一个视频,看得人冷汗直冒。
外国有一个实验者,在提前征得家长的同意下,伪装成一个十几岁的男生,和他们的女儿在网上聊天,测试通过社交平台勾引孩子到底有多容易。
几天之后,他邀请这些女孩给出家里地址,说要带她外出——当然,女孩的家长和实验者在一起,不过女孩不知道。
无一例外,这几个父母眼中“乖巧懂事”的女儿,全都接受了邀约,给男生开门,甚至直接上了男生的车。
我完全能够体会到,信誓旦旦地认定自己女儿不会外出/开门的父母,在看到女儿做出如此危险的事情时,是多么的震惊和心痛。
就像他们所说的,如果这不是一个实验,如果约女儿的人不是他们,而是别有用心的坏人,那么这些女孩,会是怎么一个下场?
在痛心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孩子那么“不听话”呢?
电影《嘉年华》里,有这么一幕。
12岁的小文被朋友的“干爹”性侵,这时候她是脆弱的,最需要父母的帮助和安慰。
然而,小文的妈妈得知此事后,却第一时间打了女儿一巴掌,随后把她的漂亮裙子全部撕烂,并剪了她的长发,因为裙子和长发让她显得“不三不四”。
在需要父母抚慰的时候,却被父母伤得更深,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不会选择跟父母说半个字,而很多悲剧,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什么都不告诉父母,而是父母的态度让孩子认为,“他们帮不了我”。
父母的不重视和不理解,亲自将孩子拒之门外。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曾经说过:
“没有谁比青少年从他们孤独小房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没有谁比青少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部世界。”
在12-18岁这个年龄段,有些孩子特别容易产生孤独感。
当下,许多父母为了生计,与需要上学的孩子,一天下来几乎是零交流。
而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着更多的情感诉求,特别希望与父母分享。
可是爸爸妈妈不是干脆没有时间去聆听,就是只顾着询问学业成绩。
孩子的积极性,就这么被打断了,于是逆反心理就上来了:“你不想听,我还不想说呢!”
这时候,孩子往往就会向同龄人“求助”,倾吐心声,向外弥补这份空缺。
于是,坏人乘机而入,装作是知心好友,逐渐得到孩子的信任,从而得到伤害她们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都是孩子出了问题,大人才有所察觉。
如果我们能够走进孩子的心里,察觉、理解并认同他们的需求,坏人也就很难找到机会了。

04
为孩子创造一片没有侵害的净土
网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着散发着恶臭气息的“梗”,有些人总会在一些幼女、少女的图片下回复一句“三年血赚,死刑不亏。”


这是什么意思?
我国刑法规定,与不满十四周岁发生性关系行为者,犯罪情节一般,判以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严重恶劣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换句话说,强奸幼女判刑三年起步,最严重的判死刑。在幼女图片下刷这样的话,那些人怀着的是怎么心思,想想都觉得可怕。
或许某些人是觉得这样好玩、很酷,但实际上这是对女性的极度不尊重,更甚者有人直接玩真的!

去年,有位山东的妈妈,因为在闲鱼上卖女儿(未成年)的二手衣物时,填了自家的信息,从而被一个变态男子的骚扰和威胁。
该男子那些话语,每个字都无比恶心,死死地扎着这个妈妈的心,但她唯一能做的只有报警。

可惜,此人被拘留10日后,就被出来了,给她发来骚扰信息持续升级,再次报警后,那人也只得到一个口头警告。
不可否认,网络让人们的交流更加通畅便捷,但也给了某些人作恶的途径。
在几乎人手一台手机的时代,如果我们希望尽可能让孩子避开那些天坑,那么就该做到这4点:
1、再忙再累也要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倾听他们的心里话。
如果你不陪着孩子,那么你就不知道会有什么东西陪着他。只有及时地跟孩子交流,你才能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
2、教育孩子尊重别人。
每次恶性事件发生,大家都让受害群体自己保护自己,却少有看到让施害群体尊重别人。
除了学习防狼术,更该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不去侵害他人。

3、尽可能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一切信息。
我知道很多家长都喜欢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上“晒娃”,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但是,这也给了别有用心的人定位你和你的孩子的机会。
最好的方式防范措施,就是不在公共平台发布任何信息。
4、对孩子做好性教育。
孩子在课本上学不到性知识,只能靠家长;而如果就连家长也不提及,那么“教育”他们的,就可能是黑暗的现实。
我们要让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允许任何人轻易碰触,防范他人。
这个世界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安全。
法律会严惩猥亵、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者,但我们也需要为孩子建起第一道防护墙。
性教育不可耻,防患于未然,才不至于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