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2020年的一场暴风雪。
雪灾时,有的羊圈会垮。有的羊圈会撑住。
但注定会有很多的羊死去。
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只明天就要倒毙的羊。
羊圈草料充足的,或能撑到春天,遗憾的是,似乎没有几个羊圈储备了3个月的粮草。
所以,如果雪还在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羊倒下。
蛋壳公寓干了件疯狂的事。
要不怎么说世界千丝万缕呢,互联网可能把完全不相干的人,在某一秒拉到一个平面上,面面相觑。
前天下午,我朋友小z告诉我:“人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
她租蛋壳公寓,签订一年合约。她经济条件尚可,春节前刚刚预付了半年的房租。但忽然接到蛋壳公寓管家电话:“房东说了不让你们住了,房东要收回房子,你们就得搬家。”
妹子完全蒙圈。她非湖北人,没出过上海,安静如鸽的好市民,诚实纳税诚实交租,友好睦邻,辛勤劳动小有积蓄。
她觉得自己是一个体面人。看着湖北人民的不幸遭遇,一边同情,一边自我禁足,庆幸自己还能够鸽在阳光里。现在要搬家,往哪搬?哪有搬家公司?哪有房产中介?
蛋壳管家:“我只负责通知到你。2月21日之前你就必须搬。不然断网断水断电,我们派人去帮你把东西拿出来。”
妹子顿时无力感。
她求助我,我也是一阵无力。
唯一能做的帮她发了一条微博。
接着,这条微博深水炸弹一样炸出来一堆投诉:深圳、上海、北京、成都甚至疫情最严重的,都发生了小z碰到的事。


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分以下几种情况:
1、业主方面的意见,就一种——没拿到租金。
2、租客方面的意见分三种:希望免交1个月租金的。希望无违约金就退租的。和已交/按时交付租金。
国家确实出了一个政策,疫情期间,是让房企免租金一个月。(如今看起来,一个月打不住)
而租客的情况也比较复杂:
有的卡在老家(但还要付房租的)。
有的是回到城里,在家隔离的。
还有一部分回城了,却进不去出租房。
而进不去的原因有很多种:
有小区管理一刀切的,有房东拿不到租金就收房,也有蛋壳或类似蛋壳这样的二手租赁企业管理协调混乱。
替小z发微博时,我很愤怒。因为这个太没有道理。天寒地冻,带着小孩,你让她往哪里去,到处禁行,她想回家想住宾馆恐怕都不能。那是要去住桥底下吗?
瞬间,这个微博被转发到了1万8000多次。我的私信也爆炸了。
太多太多人来投诉,他们遇到的相同的奇葩遭遇,并且可能面临的无家可归。蛋壳解释是因为大量客服没返回,一线人手不足,所以有的电话中客服简单粗暴,没把事情说清楚,也没有做好服务。
等把大家大量的信息一汇总,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第一、蛋壳现在肯定面临现金流问题。(它自己内部员工跟业主演讲的视频就这样说的)
第二、蛋壳现在内部管理混乱。
不过我推测的不算,在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透过电话,和蛋壳的几个高管做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沟通。
昨天的我写好了没有发,因为除了骂的痛快,对事情没有建设性的作用。
我把它捅上一刀,祭了旗,搞不好还能弄死它。但我并不能变出一套套的公寓,马上给租客同胞们来住。也并不能让业主们马上账上收到房租。
所以,我问了蛋壳公寓几个问题:
1、你们现金流是怎么出现问题的?
2、你们为什么没有做自己的风险控制?
其实我的商业理念比较社会达尔文,我的观念就是做不好风控的企业,熬不过冬天的企业,就***该死。
3、你们为什么在此时此刻做了这么一个特别没有社会责任的决定,(赶走房客),这是一个多么没有社会责任感也没有政治觉悟的方案啊。有人说蛋壳估计是没办法了,断尾求生,我说它这不是断尾,是断头。
就这几个问题,和蛋壳聊了聊。
他们公共关系部门经理嗓子是哑的。
也挺坦诚。没有撒谎。
钱是这样断流的。每年春节后都是租房的旺季,就像饭店每年的年夜饭。所以年前,他们投入了海量资金,囤下了大量的房源,为了应对春节后的租房火爆市场。
但是…….
雪开始下。
雪一直下。
雪封住了所有的路。
不仅仅是这些房子肯定是租不出去了——而按照之前的协议,不管租出去租不出去,蛋壳都要给签约的房东付租金。
但没有人来租房子了。
一个都没有。
还有不少人在退房。因为他们回不了城,工作也岌岌可危或已经失业,就选择不再续约或退掉房子。
相比较起来,蛋壳是二手租赁市场的老大,它手里的房子最多,体量最大,是一个养羊最多的圈。
在雪灾面前,就成了最快会耗尽储备的羊圈。
就像囤积了食材准备年夜饭的大大小小的饭店,饭店越大的,此次灾情越是损失惨重。小饭店反而可能损失较小。
社会达尔文规律一直如此,陨石落上地球,恐龙先挂了。体型娇小的蟑螂至今所向披靡。
和蛋壳聊完,我假设了一下,把蛋壳弄死了会怎么样?
1、更多的租客流离失所,而且要去承担另一波二手租赁公司的盘剥。我一个租(马赛克名字)公司的房子的朋友告诉我,她房子到期了,对方直接告诉她,涨30%租金。还有据说要涨70%的。
2、业主也一样拿不到钱。企业最后申请破产,基本上是拿不到什么赔偿的。
3、员工失业,大量的。
还是我在过去的很多文章中说的,我们做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我问了问小z,你在过去租赁蛋壳的8个月里,感受如何?
她坦率地说:装修廉价(但其他家也好不到哪)。租房流程挺方便的。厨房没装止逆阀,油烟倒灌,厕所管道出问题了,经常要叫维修——好处是,每次叫他们都来,但修完第二天又坏——来回持续了好几个月,最后不知道是用了什么工具才彻底解决了。叫了几十次管家,态度都还挺好的。
小z经历过多次租房,作为一个韭菜,如果前天没有驱赶她这一茬,她觉得大概可以打到3.5—3.8分,并且可能还会跟蛋壳续约。
听小z说完,我对蛋壳的恶感稍稍下降。
之前,看了类似这些神操作的案例,我差不多已经评定它为一个垃圾黑心企业了。
北京的两个妹子,住了几个月,被城管部门堵门,说客厅有违建,必须拆除。
妹子告诉蛋壳,蛋壳说你们住卧室,拆客厅也跟你们没相干。
两个妹子还在被窝里睡觉,墙被砸了。那墙也是违建的隔断。
几个建筑工人拿着大锤站在她们面前。
两人穿着睡衣,站在床上瑟瑟发抖。而留下的一地建筑垃圾。
这样的画面,想想都觉得简直是超现实主义。
但它就是真的发生了。
这些问题我也和蛋壳做了个沟通。
蛋壳尴尬地沉默了一会儿。
蛋壳:我们也承认,房产中介这个群体,我们有数万名管家,素质良莠不齐,我们是尽力在做员工培训,也有内部考核机制,但是可能还真有素质很差的。如果有侵犯租客权益的事,请及时投诉,如果我们这个渠道不畅,也可以您这里来转达,我们一定立即处理。发生这样的事,对企业也没有好处啊是不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市场没有外力因素,房东、租客和平台,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下,应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房东能够快捷便利保底拿到房租(尽可能减少空置率)
租客能快捷平价租到房,并能自由来去、稳定居住(减少迁徙成本)
平台收到服务费及差价。
这三方如果平衡循环,三方得益。
一个能够共赢的事,是好商业项目的前提。
而到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分析的是,该怎么解决问题。
方案一:把蛋壳杀了。——它确实也已经没多少钱了,真的杀了它,房东也拿不到钱。更多房客也会流离失所,社会也失去一个已经辛苦搭建的民企平台,并留下一地的雷。不管过去它有多少负面新闻、其他的类似的二手中介平台都充斥着负面。它活着,比死了有益。
方案二:精细管理,一点点拆弹,解决问题,等待春天。
大雪总会停的。
春天来了,社会正常流动了,资金回笼了,大家都能活下来。
给蛋壳公寓/其他类似处境的业主及租客的建议:
1、疫情当前,安全生命第一,不要让任何人流落街头。这是原则。
2、蛋壳也应该站出来,在此时勇于承担责任。
房主如果在此刻选择了信任蛋壳、支持蛋壳,暂时付不出的租金,拿出解决方案。企业能够正常运营后,资金回流,给予业主相应的补偿。比如说,没错,此刻我们已经两个月没能给你房租,是因为遇到了不可抗力。房东收回房子,此刻其实也很难租出去,基本是空置,那不如双方协商,在疫情过去之前,房东也别催逼,因为你逼死它它也拿不出来——没人能拿出来。但协议一个方案,疫情结束后,在后来1年期或2年期的委托协议上,给房东按月补偿。
3、租客已经缴纳房租的,绝对不能干扰租客。租客到期的,协商续约或解约。如果真的已经到了无处可去的,蛋壳拿出姿态,给予短期内安置。这将是一个精耕细作的活儿。它意味着大量的线上线下客服,而本身因为疫情,大部分公司的人员都还没有到位,我估计蛋壳也不例外。
4、租客退租索要合同许可的押金,蛋壳应该给就给,现在给不起就作偿付的具体承诺,而不是置之不理,没钱得有态度。
5、蛋壳自己内部的成本控制,高管自己降薪或停薪吧,老大自己砸钱吧,活着就是一切。
6、联合呼吁政府的税收减免,社保津贴。
7、租客和房东,在合理的协商方案后,给蛋壳时间。
蛋壳的回应在今天也拿出来不少实际行动,截止发稿前为止,北京上海等地房东陆续收到了房租。租客各种协商在进行。也有少数需要搬家的,蛋壳管家在帮搬家。
希望有更多用户得到妥善的安排。
写一篇痛骂蛋壳的文章非常容易,叫好又叫座,事实上,昨天我已经写好了。但写好之后,我还是想听听蛋壳自己那一方的声音。
听完之后,我觉得大家应该给蛋壳一点时间,毕竟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没人预见到。
中国民企生存原本不易,活下来的都是尸骨堆里爬出来的。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们这个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创痛。
精英多有陨落,命亦如芥草,且可预见到大量企业的倒闭,和随之带来的连锁反应。

连西贝莜面那样的企业,也在一个多月前发声哀求出路。那些不被看到的中小型企业呢?
而这些企业,都是成百上千的员工,和员工背后的家庭。
这些家庭的生活,又将影响千万万的小微企业。
最终波及每一个人。
雪还在下,可我们都知道,雪快停了。
疫情终将过去。时空停滞的社会,终将复活,我们还会在阳光下漫步,社交,吃饭,迁徙,工作。
2003年的SARS结束后,下半年中国经济甚至出现了报复性反弹增长。
所以,会好的,不是吗?
在雪停之前,我们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地挽救每一只羊。
更要尽可能低让羊圈保住——保住羊圈(更多的中小企业),就能保住更多的羊,在随之必然出现的各种次生灾害中活下去。
当然,经此一劫,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听听曹德旺所建议的:
3个月的储备粮。任何时候,企业都该留下三个月的储备粮。
除了资金储备,还有日常的另一种储备——在客户那里,刷到足够的好感和信任,信任可能是最难获得的储备,而到关键时刻,它们将决定你能不能在饥荒中活下去。
愿大雪消散。逝者安息,而生者互相珍重。
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