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当地媒体,发了一条微博,大致内容是说:当地妇幼保健院,派出了15位医护人员前往一线支援湖北。
今天下午她们在宾馆举办了出征仪式。
而这个仪式其中一点就是:剃光头!没错,是给女医护人员们全部剃光头。
视频中的医护人员,咬着牙,饱含热泪,看着自己的头发,被一剪子剪掉,然后再是推头机贴着脑门,片甲不留。


当然,这并不是第一起医护人员剪头发。
一开始,是第一批前往的医护人员,担心头发容易感染病毒,加上在一线有诸多不便,便主动剪了寸头。
那个时候,拍出来的照片,她们是笑着的。
那个时候,剪刀还是温柔的。
再后来,医护人员剪头发的新闻越来越多。
好像全国各地都在剪头发。
而媒体的镜头,更喜欢定格在剪刀咔嚓、推到头皮、护士落泪…上面。
好像剪头发,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好像只要眼泪,才能被得到赞扬和尊敬。
好像各地在比拼,谁剪的头发更短。


长头发容易增加感染风险,这是必然的。
剪头发,是为了安全考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想问下,男医生头发也那么长,也不是所有的都剪成了光头。
在给女性医护人员剪头发的时候,真的一定要剪得那么干净吗。
可能有的人说,那么长的头发都剪了,干嘛还要在乎那最后几厘米。
但是,最后几厘米,或许是最后的尊严。
是否要剪得一干二净,这个选择权,应该交给她们。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个词,我觉得用在这里,非常合适。
当然,那里的剪头发和现在的剪头发,必然不能相提并论。
但从某种意义来说,看到女性剪光头的新闻时,很多人是带着猎奇心理的。
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你看那一剪刀下去,在电影上是暴力美学。
在微博上,是可以当做茶余饭后讨论的。

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些女医护人员们,或许并不希望把这样的照片,被人围观,点评。
媒体不断地去宣传这样的牺牲,会不会对后来原本可以不剪头发的医护人员,形成道德压力。

03.我们再来看下最近几次,关于女医护人员的新闻,都是怎么样的。
一线紧缺卫生巾,希望上面可以分发,结果被认为不是紧急物质,被驳回了。
而当一些医护人员开始在网上求助时,却遭到很多人的冷嘲热讽,被批矫情。
甚至还有人问,是不是过段时间,还需要捐避孕套过去。
当我们,看到她们前仆后继的时候,我们赞美歌颂她们的伟大。
但是不是忘了,她们是女性,是一群需要卫生巾的女性。
想不通那些冷嘲热讽的人,是不是妈生出来的。
上一次被大家传得最多的新闻,是一位刚流产的女医护人员,奔赴一线。
我不是专业人员,不能摆出严谨的理论推敲,告诉你们,这样的危险有多大?但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拉个严重的肚子,都要虚脱一整天。
更别说刚小产完。
我承认,现在缺人!准备地说一线什么都缺。
但是难道,真的就只剩下这一个护士了吗?也可能,我们更尊重这样的“牺牲精神”。
04.对于奋斗在一线的人,我们称之为英雄。
而很多人,对于英雄,一直是有刻板印象的。
他们必须没有一点私欲,必须绝对简朴,必须永远说“好”。
袁隆平足够伟大,但去年却因为一张在车展的照片,被骂上了热搜。
是的,在很多人看来,科学家只能在实验室。
研究农业的,必须布鞋和泡菜馒头。
就像去一线的女护士一样,她们不需要头发,不会来姨妈。
只是一长串救死扶伤的女英雄数字符号。

05.有一期节目,是主持人在采访董明珠。
台下坐着几位嘉宾,她们是珠海某高校的女同学。
记者采访完毕之后,让学生提问。
你们能想到,面对这么难得,可以和女性翘楚,商界大佬对话的机会,同学们提的问题是什么?一位女大学生这样问道:请问董小姐,你年轻的时候有遇到渣男吗?被渣男伤害的话,你是怎么解决的?嗯…主持人都觉得尴尬。
董明珠更是一脸懵逼地,说自己没怎么考虑这种问题。
当女大学生在面对女性大佬的时候,想到的不是问她专业能力、成功经验,而是感情问题。
所以这就不能理解。
当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时,相关搜索词是:屠呦呦老公后台、屠呦呦离婚了吗…

别看平日微博上各种直男癌被骂得很惨。
但其实,在大多数时候,对待女性,还是有偏见色彩的。
最后想说一句:头发剃光了可以再长。
但文明社会的尊严,剃掉了可能就真的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