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经过多年的洗礼,如今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模式。不论任何行业,不改变不创新最后终将淘汰!为什么曾经火爆一时的餐饮店最后会倒闭呢?餐饮店的老板们不妨从自身找原因。
一、 餐饮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 高毛利低净利的时代来临。
1. 毛利真的高吗?错!
很多人感觉餐饮业利润率很高,是对餐饮业的严重误读,餐饮业高的是毛利率,事实上净利润率并不高。餐饮业毛利率能达到60%以上,远超一般制造业,完爆大部分的互联网行业,堪比白酒行业。餐饮业的毛利润的计算方式为:毛利率=(售价-物料成本)÷售价×100%,比如我买了30万的东西回来,售价100万,毛利率就是70%。因此,说餐饮业的毛利率百分之百,百分之几百的都是外行,都严重的错误,计算公式中分子只可能等于和小于分母,不可能大于分母。除了偷来的、抢来的、捡来的,都低于100%。2. 餐饮业成本是真在长
1) 物料成本。
物料成本很好理解,就是你采购来要卖给顾客的东西,包括酒水饮料、瓜果蔬菜、各种肉类米面原材料、油盐酱醋调味品。2) 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成本包括员工的工资、保险、福利、吃住、培训等,总之用在员工身上的一切花费都算人力成本。3) 房租和物业费。
这几年的房租成本已成为了餐饮经营者心中永远的痛,很多物业已从一房东到了N房东,一层屋的加价,一层层的剥削,一平米上万,上十万一平米,上百万每平米的物业都有,很难想象,每平米需要多高的销售量才能满足房租的支出。4) 水电气及其它。
水是商业用水、电是商业用电、气是商业的气,凡是加上“概念”的都有溢价,都会比没有概念的要增值,这是明面的费用支付,还有很多行业人才知道的桌子下的支出,水之深,深到水下光都透不过去!5) 持续营销费用,持续种草,新草要生,老草不死。
并不是人们能想到的常规费用广告【什么软文、美团、充值活动、传单费,这些都是小头】,大头是非行业人士看不到的,所以才感觉餐饮赚钱好容易,我也来分一杯羹。大头在拉客、引流、造势,餐饮门店千千万,赚钱也就那几个,他们是花血本做了营销的,而且是需要持续投入营销的,今不“营”,明天就不“客”。近几年出现了很多网红店,都红极一时,一夜关门,很多人都纳闷,——这是咋的哪?根本原因他们只是将已有的流量进行了转化,而没有持续投入引入新的力量,就像股市一样,割韭菜也要种韭菜。自媒体时代叫“种草”,要持续“种草”,还要施肥养草,新草要生,老草不死,才能持续。6) 税收规费,行业整体能接受。
很多中小餐饮者基本没有交过,不叙。7) 装修折旧费不轻,新奇特的追求,我们必须跟风。
顾客就喜欢“新奇特”,产品要新,装修也要跟得上风,一年一小装,三年一大装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更别说时尚性的餐饮小吃,一阵风来长则一年,短则几月,每次风来装修均要跟风。3. 净利润真的低吗?对!
根据假设的成本占比,我们可以算出净利润率为16%,这还是很理想的情况下,事实上现在餐饮业的净利润率能有10%就蛮不错的了(以海底捞、呷哺呷哺等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不过对很多小餐饮创业的夫妻店来说,工资和时间不计入成本,只要“吃得苦、霸得蛮、百家黑”,比上班还是强多了。 (二) 疲于模仿,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品牌和产品。什么火就模仿做什么,没有自己的特色和记忆点,企业管理很混乱,客户不喜欢,自身竞争力也没有。
(三) 关系户太多,外行指挥内行
做餐饮这块,最忌讳的就是亲戚参与了财务、仓库、前厅等等,尤其是仗着后台硬乱指手画脚,不仅导致人才流失,还会让整个餐厅搞的乌烟瘴气。(四) 制度不严谨,大部分中小餐饮根本就没有制度
如果一个企业一旦有家族的人参与,制度基本上就废了。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就形同虚设,管理中纰漏不断,生意怎么会好?
(一) 打造自己品牌,终其一生服务“她”
为什么日本、德国、法国这些小国的世界品牌多、百年品牌多?主要因为在没有全球化前,他们的市场容量小,客户基数小,他们的客户基本就是身边的客户,所以他们必须注重品质、注重服务、注重体验,养成了意识和习惯。品牌就像他们的女儿一样,关爱着,呵护着,随着时间的累积,成了百年品牌(长大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就成了世界品牌(出嫁了)。品牌是从0到1,从1到世界的过程,连品牌都没有、品牌意识都没有,何来关爱呵护呢?何谈百年品牌呢?(二) 塑造品牌个性、打造品牌内涵
前面说到的日本、德国、法国,还有中国百年老店,之所以能成为百年老店,是因为“她们”早有了成为百年品牌的基因、文化和内涵。无论在什么时期,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商人”,但最终活下来的,肯定是有独立个性,自有内涵的企业和品牌。(三) 敢与强者合作,敢与狼共舞!
全球化、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市场规则,在专注、极致的同时,还需要快,还需要专业!你是技术出身,你是中老年人,你是管理者等,你的身份本身就是了禁锢你前进思想,要想快,就要专业,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信息化、互联网看似简单,但里面的知识量、涉及面非常的广,别说门外汉不懂,就算行业内的顶尖高手,也不可能样样精通。与强者合作就是找到确定的专业性,能成为强者的公司,一定是专业的公司,有一群专业人才的公司。另一个方面,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烧钱的时代,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打独斗,已没有出头之日。给一个案例,理解就深刻了。国美、苏宁成功以前,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引以为豪的百货商场吧,都有自己的牢固地盘。而国美、苏宁携大资本攻城之后呢?很多城市连地方政府都出面了参与阻击店了,结果呢?大家明白了吧!(四) 改变流程,提高收益
随着智能化的普及,餐饮行业已经实现了无人点餐下单,既节省了时间,也节约了人力。提升了效率的同时,也让整个餐厅更井然有序,翻台率高了,盈利自然更高!(五) 节约成本,杜绝浪费
相比于传统餐饮,创新型的餐厅需要的食材不像以前量大取胜,小而精美的小份量更符合大众养生挑剔的审美,成本减少了,利益更多了!(六) 口碑营销,回头客多
味道不错,颜值加分,餐厅环境舒适的餐厅更容易留住顾客。注重消费者体验,才能留住更多的顾客,同样的食材,调味、烹饪、外观改变一下,会让人焕然一新,好感大增!(七) 定时互动,玩转优惠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在意品牌的影响力,你家的东西做的好,但是也要给消费者一些甜头,比如优惠券、赠送券、会员卡折扣等等,都会增加客户粘性,顾客记住了你,下次来的几率就更大。
三、 新冠病毒肺炎对餐饮业的打击将是长期和致命的。
(一) 餐饮业是个苦逼的行业,谁来救救我们?
搞餐饮的,疼了也不知道喊,对餐饮业我们还是需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不是一句倒了这家还有其它家会开这么简单。餐饮业是个苦逼的行业,人均产出低,员工大多学历不高(没有贬低的意思),但这个行业,实实在在的解决了大量的就业,真的大量倒闭,这么多的人怎么办?这些人可不会没有地产公司的人那么会哭闹,会作秀。(二) 这次打击,不是一次性口罩!
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不是一次性的损失,这个损失是持续的。对餐饮业来说,本来上半年就不如下半年,而上半年又几乎指望着春节期间的利润。往年,过了元宵节,就进入餐饮业的传统淡季,一直要五六月份才慢慢回暖,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春节期间的利润受到毁灭性打击。而且即使疫情警报解除,餐饮业的回暖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今天疫情警报解除,明天大家就又排队吃火锅了。(三) 2020年餐饮业听取“哇声”一片。
所以,2020年,对餐饮业来说,是异常难熬的一年,肯定要倒闭一大片。而,湖北的餐饮业呢,不敢想象。(四) 外卖也救不了大餐饮
同时希望餐饮业也采取一些自救措施,我能想到的就是外卖了。不管怎么说,海底捞等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是没法看了,年报也够呛,小心避雷好吧。四、 餐饮苦逼,给点鼓励吧
从事餐饮业,远不是报表中体现的或者我假设的那么理想化,要面对工商,税务,消防,食药监局等政府部门的管理(你懂的),甚至还有地皮流氓;要面临房租、人力、物料成本的上涨(所以,即使你刚开始有20%的净利润,开两年也会下滑);要面对同行的恶心竞争,真的很难。对餐饮业,希望大家多点宽容、理解与鼓励,少一些嘲讽。对从事餐饮这个苦逼行业,受伤了也大多沉默着不吭声的人多一些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