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的文章只有一个目的。
希望各地各组织停止再收某些老人的捐款,并且当成正面典型来宣传报道。
重庆一位87岁的老人捐出了她的毕生积蓄20万元。
新闻里说,老人多年来一直独居,租住在一个老旧门市内,平时摆摊卖小百货来补贴家用。她生活节俭,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
这20万,是她攒了30年的所有钱。
问起为什么要捐钱?老人说:“国家有难,我不能做旁观者。”
下图是老人平时居住的环境:
我??????
20万????攒30年????独居老人???你们怎么收得下来的????
既然都拍了照片,她平时是怎么生活的你们没看见吗???
废旧日历用来糊墙,桌子上摆着一些落满了灰的瓶瓶罐罐。身后的沙发烂了一个洞,已经脏得看不出颜色。
这么逼仄的空间里,紧挨着的应该是老人睡觉的床,上面摊着一张用来过夜的廉价毛毯。
就那么一张毛毯。她让我想起我已经过世的爷爷奶奶。
今年冬天确实没那么冷。
但也没那么暖和。
收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
她晚上是怎么蜷缩在这样一个地方睡觉,白天是怎么窝在这种一看就让人窒息的地方生活。
她是怎么过的日子,好不容易才攒下20万,又是怎么下定决心才从银行里拿出这笔钱,全部要捐掉。
我就想问一句:
收这种老人的钱,宁要脸么???
这已经是我看到的第N则老人捐款的新闻了。
从疫情爆发开始,隔一段时间就有这样的正面典型报道。
大家再看几则近日疫情捐款相关的新闻。
01.
1月27日,湖州一位83岁的拾荒老人,为抗击疫情捐款1万元引人泪下。

这位老人在捐款的时候还再三强调说:“你一定要写名字,就写知恩者,一个知恩者”

所在社区党委书记说,这位拾荒老人和老伴两个人都是大学生,小时候家里没钱,捐款也是想着报答当年被照顾读书的恩情。
瘫痪在床的老伴听说1万块捐出去之后,很开心。

其实老人自己的生活也不宽裕,拾荒,老伴还瘫痪在床。老人的这1万块捐出去之后,湖州网友们都有点不好受,就众筹了1万块还给了这位“知恩者”。
但老人收到这1万块之后送到社区还是打算捐出,社区没有接受。
最后,老人辗转到银行把这1万块捐到了湖州市吴兴区的红十字账户。

02.
1月28日,杭州一位69岁的退休环卫工,戚宝兴,把这些年攒下来的10万元积蓄全部捐了出去,捐到了杭州市江干区慈善总会。



捐掉这10万元的积蓄之后,戚宝兴的卡里只剩下13.78元。
戚宝兴本人说:“刚好有点钱,帮医务人员买买口罩什么东西的。”


戚宝兴的儿子知道老爸平时热心公益,肯定会捐款的,只是没想到会捐这么多。

03.
1月30日左右,安徽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李怀广去银行为疫区捐了1千元。

银行工作人员发现老人双目失明,经询问了解,老人经济条件并不好,刚脱贫,但老人说自己接受了国家很多帮助,在广播里听到疫情后,也想出一份力回报社会。


04.
1月30日,成都一位大爷来到成都双流彭镇政府的值班大厅,放下一个袋子就往外跑,边跑还边说:“把钱留给。”

后来这位大爷找到了,他叫李学明,今年68岁,是一名环卫工人。

10071元是他从事环卫工作5年的积蓄,“国家有难,我就捐献。有难,全国支援!”他告诉记者,自己只读过半年书,但很喜欢看电视,看到电视中的疫情报道,很揪心。

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有捐款能力,老人给记者算了笔账每个月保险费621.2元,土地流转租金每年210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每年960元,加起来有10512多元年收入。

李大爷说,自己平时很节约,这下把钱捐了,怕说出去左邻右舍笑话。所以,邻居们问起捐款的事,他才一直否认。“我捐款的时候戴了线绒帽子,还戴了口罩,没想到他们还是把我认出来了。”李大爷不好意思地说。

05.
江阴一位老人到村委捐款9000元用于防控疫情。因心疼她捡垃圾赚的钱,村干部不同意捐款“您存这些钱也不容易的”,老人急得大哭。

最终村干部同意,老人又回家取了1000元,凑足一万捐款。从收条上看到,这位老人叫徐美英。

06.
头发花白,身着环卫工人服,蹬着收垃圾的三轮车,用布满老茧的手从身上斜挎的深褐色的布包里面摸出5000元钱捐给抗疫使用。
2月6日上午10点过,成都市郫都区红十字会里来了一位环卫工人老大爷,要为抗疫献出自己的爱心。

这名老大爷叫陈孝连,是资阳市安岳县横庙乡田楠村村民。2010年,只身一人来唐昌镇横山村做环卫工人,月薪只有1000多元,生活并不宽裕。“大爷2月5日晚上从电视上看到疫情新闻,隔天一早就找过来捐款,真的让人无比感动!”红十字会一位负责人说道。觉得陈大爷太不容易,工作人员都劝他少捐一点,有心意就好,但却拗不过陈大爷一直坚持,“去银行捐款的路上,我们也在劝,但他执意要把5000元全部捐出。”跑了2家银行后,陈大爷终于在工商银行唐昌支行成功办理了捐款手续。

07.
2月9日,常州一位老大爷来到新北区政府,放下一个纸箱就走,称要捐给。

纸箱里有50万元现金,和一张署名“常州公民”、为加油的纸条。
大家辗转找到捐款的夏大爷,他是一位退休工人,说自己够吃够用就行,再难也要支持,也不要宣传和表扬。


在这些新闻微博下面的评论区里,除了祝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的,最多的呼声就是:
“不能收!”
“把钱还给老人家!”

真的,在这些捐款中,捐款的金额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捐款人都是老人,都是自身生活条件不宽裕甚至相当贫穷的老人。
捐出来的这些钱都是他们的血汗钱、养老钱,最后这个钱还有可能辜负他们捐款时的满怀善意。而且现在整个湖北也不缺钱,缺的是物资。
这样的新闻宣传,看得人嘴巴发苦。
尤其是重庆这个捐出毕生积蓄20万的独居老人,看过她家里窘困的样子,怎么好意思要这20万的???怎么好意思大肆宣扬的???
这些老人捐出他们的积蓄,接受一些采访,滚动一两天的新闻感受短暂荣光,再感动湿几双眼眶。
然后,他们会被遗忘,他们会在逼仄昏暗的小屋里继续省吃俭用地生活。
他们没有钱了,余生怎么办,没有人关心。
歌颂弱者的牺牲,是一把捅向弱者的利刃。
国难当前,可以不要命,不能不要脸。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请你们,不要再收老人的钱了。
千万别再收老人的钱了!!!我们更希望看到,
这些拾荒的残疾的独居的老人们,好好生活,老有所依!
大家看完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