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读者让我写写这几天其他的魔幻新闻,比如红十字会,比如鄂A0260W。
恰好看到我的好朋友大米饭写了一篇相关的,我很赞同,分享给你们。
不过也不知道能留存多久,原因你们懂的。
01
这两天,魔幻新闻一直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
昨晚,央视记者探访红十字会的仓库并开现场直播。
这场1300万人观看的网上直播,出现了戏剧性的几幕。
首先是记者在现场遇到了一个协和领物资的医生。
他领了2个防护服4个n95口罩。
当记者问到,这是一个人的量吗?
医生停顿了下,想了下才敢小声说出:是一个icu科室。
而接下来发生的,便更具有魔幻性了。
这个红会仓库的保安过来,硬生生把直播打断,
还留下一句话:“这是我的饭碗,你不要为难我。”
号称连巴西毒贩的老窝都能进去的央视,居然在自家红会面前直播被掐断。
打脸吗?
不。
我觉得一点都不打脸,这种事情发生在天朝,甚至成为了大家能接受的事情。
某些机构的根,早就烂到底了。
要知道,这几天我看到红十字会的新闻,都是各种大跌眼镜。
比如:转账写错字....
比如,
弄得沸沸扬扬的给「莆田系医院」口罩的事情,舆论高压之下最新的回复是:字写错了。
然后最勤快的事情,就是辟谣....
红十字会,谢谢你让我知道,这世界上真的有很多我无法想象的事情。
02
同样魔幻的,是下面这个事情。
这个话题在微博是我见证过的第一个秒撤热搜。
这种现象级,大米饭我佩服到五体投地。
有这效率,你让红十字会之前所说出的「人手不足」的脸,往哪里搁?
简单介绍下事情。
昨天下午2:30左右上游新闻的记者,在市红十字会所借用的市国际博览中心临时仓库外面。
拍到一名男子从物资仓库里提出来一箱3M口罩
然后直接放入一辆车牌为鄂A0260W,写着「公务用车」的汽车后备箱。
面对记者提问,司机很直接的回答:
“是给领导配的。”
不够直观的话,再看下面这张图。
而就在大米饭写文章的刚刚,官方也给出了答复。
很长,大概意思就是:合法合规,是为一线机关工作人员准备的防护口罩。
咋一听,是没错。
这样弄得好像是网友们上纲上线了。
但实际上,真的是如此吗?
03
从红十字会到鄂A0260W。
的「上峰」们,你们真的不懂公众恐慌的到底是什么吗?
一个市级红会机构,具体在面对全国人民的监督下,能做到错漏百出。
各种搪塞。
要知道,红会可不是协会,是属于国家的机构。
说好的监督权呢?这时候还不管用了?
还有,
一个在国内最具有话语权的媒体机构,在直播能被打断,因为「影响不好」。
什么叫影响?
疫情当头,当权者头上的帽子,是否比公众的知情权更重要。
还是说,本来就是。
再说鄂A0260W。
你以为公众气愤的是你有口罩吗?根本不是。
平日就算了,疫情当前,我们所看到的却是前线医护人员对医疗用品的缺失。
看到的是戏剧性的下车领口罩和在门口等候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的强烈对比。
按官方回复来讲,是登记、审核才去拿。
这时候我就想问了,难不成外面的医生都是去碰运气的?
微博网友拼命在刷鄂A0260W,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刷什么?
那我告诉你。
他们在刷的,是对「特权制度」的不满。
04
有张图,是后台读者给我发的。
原图是没有马赛克的,我给码了。
但我相信真的情况十有八九。
为什么?
因为我们太习惯了。
前有故宫大G一日游,今有鄂A0260W「审核」下车领口罩。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有无数个鄂A0260W,还有无数个口罩在等着「特事特办」。
受益者往往狂欢,但公众呢?
如果法律率先把人群分为三六九等,那最先践踏的,就是法本身。
一个公平社会运转的基本机制,是尽量把人为因素限制在更多的法律条文中。
用冷冰冰的法律去维系整个国家的运转,确保庞大的国家体系面前。
有规章,有制度!
这才是一个成熟国度应该有的体系。
当然,貌似我们还看不到。
这篇文因为提到了鄂A0260W,我估计会被删除。
没关系,我想告诉那些负责控评的「上峰」们。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根本不care鄂A0260W怎么领的口罩,领了多少口罩。
我们关注的是,
到底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多少「鄂A0260W」。
整天删除,有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