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奔驰女因为一张照片成为新年第一网红当之无愧。
“女子开大奔进故宫,在太和门前晒照”频登个大新闻平台头条,尽管该女子第一时间发出了道歉信,但无关痒痛的文字似乎根本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还暗讽网友为柠檬精,羡慕嫉妒恨的仇富心理,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奋斗才有如今天的成就!
故宫作为国家文物,以及文化尊严的代表,即便外国元首前来参观,也要在午门前下车步行入内。
不仅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更是出于对文化的尊重。
该女子错误地认为是网友仇富心理,以至于小题大做。
始终意识不到自己问题的所在。

尽管该女子第一时间删除了名下认证的微博内容,但是从过往的点滴内容也可以勾勒出该女子的心理侧写,这一篇比较经典:如果不好好奋斗就不能养儿子,因为有一天儿子说:妈妈我把同学打了,对方家长要5万医疗费,我就可以说:什么要5万!给你20万再打三次,为了成为这么棒的妈妈,我要好好奋斗加油。

网友的关注点在于该女子过往微博当中处处彰显不守规矩的言行。
要知道整个社会都是依照或明或暗的规矩行事,这包括了道德规矩,法律规矩以及伦理规矩。
一旦违背了这些规则,我们可能会受到惩罚,即便没有受到惩罚,也是一个潜在的反社会人格。
从而导致偏离正常人的人生观,世界观跟价值观,但是为什么该女子哪怕违反了这些规则,也要去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无惧网友的口诛笔伐呢?弗洛伊德说从来没有谎言这回事,任何人的言语都反映了其内在的心理。
一个人在什么心理的驱使下才会需要别人的关注,哪怕通过有悖于正常的言行,以语不惊人誓不休来达到博人眼球的目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指出了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源自于是内在的匮乏跟自卑。

阿德勒并没有带有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心理,他认为追求优越感是摆脱自卑的好方法。
同时他也指出这种方法,操作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停止自己与他人做不必要的比较,把自己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即将完成的任务跟目标上,由此而创建的个人内在能力的优越感。
而该女子将所有的精力用在表现自己外在的优越感上。
在意识疗法里面提到了人们对于自卑产生的往往是补偿模式。
通俗的说就是:你曾经越缺什么,你就会下意识地炫耀什么,从过往的经历看该女子的职业并不能支撑她当下奢华的生活,甚至可以回溯到原生家庭,意识疗法认为这种自卑心理往往是由于爱不被满足,行为不被肯定需求不被重视导致的匮乏跟低存在感,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变本加厉以物欲的形式来弥补或者以特立独行挑战规则的行为来彰显自我。

鲁迅曾经也非常精妙的指出这种心理:当奴隶有朝一日成为奴隶主之后,只会更加的残暴对待他的奴隶,通过报复施加自己曾经承受的痛苦来满足自己的变态心理,这种形式在该女子身上表现出来就是一种自我炫耀对规则的践踏!这种心理在电影大鸿米店里面也有体现,农民五龙逃难到城里谋生,为了一块畜生吃剩的肉与与码头阿宝起了冲突最后被侮辱。
让他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米店冯老板收留他做了伙计,接连受到老板伙计的侮辱跟人格践踏,因为机缘巧合,自卑的五龙成了米店的老板。
五龙当上掌柜以后为了炫耀自己,将满口的好牙拔掉,然后全部镶上金牙!曾经的自卑演变成了贪婪报复跟丧心病狂,将人性的恶发挥到了极点。
完全罔顾了人伦规则,道德规则跟法律底线。

由此可见,阿德勒的重点是放在如何构建这个优越感上面,而并没有放在如何彰显自己优越感上面,东方儒家思想也提到了知耻而后勇,知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彰显优越感实际上是对内在匮乏跟自卑的不自知。
炫耀的补偿模式在潜意识层面运作变得没有自知之明,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那么意识疗法提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过分的自知,从而产生不安全感。
为了防范别人窥视自己的自卑心理,而变得非常的敏感多疑。
会过分的解读别人的一言一行。
这有时候往往会以社交恐惧症对视恐惧症或者是余光恐怖症的形式表现出来:总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会比别人差一大截。
由此带来言辞上的不自信,动作上的拘谨。

当然这种自卑心理会导致自卑型人格。
这会表现出两种极端的行为:一种就是诸如社交恐惧症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冷以及社交中表现出的低存在感,自我弱化自我矮化。
但往往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弥补这种自卑感,比如通过购买高档的衣服,高档的化妆品,高档的包包高消费等物质上的弥补,平衡这种匮乏所导致的心身失衡。
通过网友的反馈:该女子在小区里面因为其高调的作风是个名人。
就是因为不自知而产生的弥补心理,鄙薄的人没有其他的方法展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只能以标新立异,惊世骇俗的言论博取关注。

所谓的规则意识实际上是普世价值观,是大家默认的保证每个人都能够被公平以待的准绳。
但是这种自卑导致的补偿思维模式会破坏这种规则,打个比方家长在补偿思维模式的驱使下给老师送礼,以便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那么势必就会对其他孩子造成不公平。
当这个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的时候,大家都能够因为从中获得好处的时候,这就成了所谓的潜规则,而实际上到最后谁都不能够得到任何好处,当潜规则被建立起来的时候,规则就再也难以恢复了。
意识疗法提到了,要从小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目的就在于此,这也是社会文明与否的重要基石!一个不守规矩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一个不守规矩的社会,毕竟是混乱的,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受到的挫败也将是最大的。
由此可见,如果该女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问题的所在,任何的道歉都不过是流于形式的敷衍塞责罢了,即便她今后有了孩子,也将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
因为所有的心理问题,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