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体罚学生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体罚学生的老师受到处分离职本应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但最近这件事却让我深感意外。
盐城有一位老师因为当堂殴打学生,猛扇耳光十多次,将学生头部撞击黑板,导致学生左侧整个脸部大面积淤青红肿发黑,

仅仅只是因为学生漏整理了两道错误数学题。
后来该老师被调离岗位,本该是大快人心的时刻,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反转。
一份题为“关于‘恳请安排李清平老师重回七(1)班正常上课’的诉求”的请愿书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上面有着将近50个人的签名以及红色手印。
签字家长表示,他们班级本来是全校倒数第一,在李老师指导后,逆风翻盘成为了全校正数第一。
没有他孩子就会状态不佳,成绩也会下滑,大家仿佛自动过滤了这位老师当堂殴打学生的事实。
五十枚血红的手印仿佛默许了这一场暴力事件,告诉所有人,

分数才是一切。

最近关于老师体罚的事件也真不少,就在上个月,龙港某小学的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一名小女生被罚站在前排,一位男老师先是对她抽打,再是狠狠的捏小女生的脸,甚至把女孩头朝下抱起使劲晃动...视频的最后,男老师的教鞭都敲断了,所有孩子都害怕的抱着头蹲在地上,太窒息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恐惧。
这还不止,前两日还有一条让我倍感愤怒的新闻。

海南的一家幼儿园,一名男老师让30多名小朋友排排站自己抽自己嘴巴,如果有孩子打的轻,男老师就会自己动手打。
事后学校调出以往监控录像,发现这样的体罚完全不是一次两次。
这不是严格的老师,这根本就是彻彻底底的施暴者!

曾经有一个男孩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五年级时一次重要的期中考试,学校和老师都非常看重,结果他发挥失误考砸了,他们学校平均分也被后面的学校超了,老师非常生气。
那天,他一到学校就被班主任劈头盖脸的骂,骂班级给她丢脸了。
女生被一个个打手心,男生被一个个打屁股,每错一道“不该错”的题就要多挨打一下。
下课后班主任叫他去办公室,一大群人在办公室外透过门上的玻璃围观,老师说:“不脱裤子打不长记性”,于是他被要求脱下了校裤,但不愿意脱内裤,一个平时特别外向开朗的孩子就这样哭了起来。

但班主任不管不顾仍然强行扯下了他的内裤丢在地上,把他按在课桌上,屁股冲着外面,边打边骂。
“你这手印还是太少呀,所以记不住。
”“是不是在家***对你太客气了?要老师来教育你?”全程还有其他科目的老师经过,要么忽视要么看热闹。
打完之后他还要光屁股面壁思过半个小时,然后才被允许捡起地上的裤子穿衣服走人。
从此之后,他一下子内向了很多。
他说,被爸妈狠揍过再多次都比不上老师这一次来的印象深刻。
感觉自尊心被随意的丢在地上,而且只有被允许了才能去捡起来,这份耻辱感他毕生难忘。
后来那位老师因为严格教学,成绩突出当上了先进教师,成为了家长夸赞的“好老师”。

有人说“严师出高徒”,老师不严格孩子就不会听话。
也有人说,什么样的学生就要予以什么样的管理方式,调皮捣蛋的孩子就是需要惩罚他们才会害怕才会听话。
一如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开始时的校长那样,本着“犯错,处罚”的原则来管理孩子。
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也许他们可以考出比平常优秀的分数,代价却是内心填不平的一道道沟壑与伤疤。

我的一位表妹曾经也被体罚过,老师下手很重,她很委屈于是回家想要说给自己爸爸妈妈听。
她想要拥抱想要一句关心,但爸妈因为工作常年在外,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带她长大。
父母害怕老一辈溺爱她,怕宠坏她,因此反而希望老师可以严厉待她。
于是她听到的回答是这样,老师那是为了你好,不严格一点你根本不会长记性。
简简单单一句话,便默许了这场施暴,她说最让她难过的,不是自己挨打,而是爸爸妈妈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并不能理解自己的为什么哭为什么流泪。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大人,但并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懂事听话,过程中也会需要严格的教育让他们走上正确的旅途。
但往往“严父严母”的标签模糊了你们的视线,捂住了来倾听我们心声的耳朵。
惩罚不等于教育,教育也并不只有惩罚这一种方式,温柔耐心地理解孩子也可以助他成长。
可以适当地警醒孩子,过于粗暴的严格只会是一道难以磨灭的心理伤害。

Everyheartneedlove,needtobegentle,generous,needtounderstand.Everychildcomesfromthepureinnocenceofplace,nevershouldbetheverycherishthetreasure.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正如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一样,校长雷厉风行惩罚学生的处理方式,只会让他们在你面前噤若寒蝉仿佛机器人。
而马修老师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方式,把孩子们当成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
他教他们唱歌,他始终相信他们并不是旁人口中无可救药的“坏孩子”。
就像迷失黑夜时突然亮起的指路灯,又像深陷沼泽时抛下的救命绳索,尊重与包容永远比棍棒教育更为有效,棍棒教育下“被迫”成长的孩子,表面服从你,背后只会报复似的更加叛逆肆意妄为。
不要再用变相的“爱”来默许伤害,温柔的听他说说话,包容一下他的不足,“春天”本就该属于每一位孩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女儿无论如何也要富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