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气温就像“过山车”,忽冷忽热。在此期间如果孩子不及时穿脱衣物,很容易受凉或出汗后吹风受凉。当孩子外感寒凉,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那么,作为家长,要怎么判断孩子的病因,以及该做出什么样的缓解措施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案例:
案例回顾

4岁男宝,因呕吐一天来诊。来看诊前一天的中午,孩子喝了几口冻汽水,在室外玩了一阵之后说肚子不舒服,后来呕吐了一次,呕吐物里面有食物残渣。到了晚上,孩子开始喊肚子疼,喜温喜按,又呕吐了一次,呕吐物基本是清水样的。
家长怀疑是着凉引起的,给孩子喝了温水,并且艾灸了中脘、神阙。艾灸之后孩子腹痛明显减轻,于是今天早上来诊。看诊的时候孩子精神不振,昨天到现在共呕吐过两次,呕吐物第一次是食物残渣,第二次是清水,伴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沉。
▍孩子的问题要怎么分析?
从上述的情况来看,这是胃寒引起的呕吐。呕吐是因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简单来讲,正常人的胃气往下走,当有邪阻滞在胃气运行的这条路上时,胃气就会向上逆着走,而胃气通于口,所以会表现为胃内容物从口中涌出来,也就是呕吐。
这个宝宝是因为吃了冷饮,寒邪客于肠胃,胃气失于和降,气机上逆导致的。寒邪伤及脾阳,脾失运化,所以呕吐物中有食物残渣。寒主收引,使气机凝滞,所以见腹痛,喜温喜按。
▍孩子的问题要怎么治疗?
胃寒呕吐的治疗原则是温中散寒,和胃降逆。孩子的家长用的办法是正确的,喝温水、艾灸都是非常好的措施,还可以用热水袋、热盐袋等热敷腹部。这个孩子虽然已经不吐了,但是肠胃仍未恢复,所以还需要继续温煦中焦。
具体的治疗手法方,家长们可以扫描文首和文末的二维码进入课程进行学习。
呕吐是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呕吐一定是因为胃中不洁引起的,所以要明确病因。如这个孩子是寒食伤胃,那么对证可以用温中的办法;如果是乳食积滞引起的,那就要先催吐,再调胃气;如果是受惊引起的,应该以镇惊为主。不同病因引起的呕吐在治疗方法上是不一样的,不可以见呕吐就马上止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