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育儿焦虑是个逃避不过的话题。在如今疫情期间,更何况,在当代社会,网络发达,人与人之间联系紧密,人们比以前更容易受外部信息的影响。
社交网络上家长或专家们传播着的或好或坏的建议,信息和情感上的超载,导致许多父母变得更为困惑和不知所措。
其实,要解决育儿焦虑的问题,关键在于明确一个核心,那就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会吐槽,难道说我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那还真的不一定,不信,大家接着往下看:
1
首先,你不需要以孩子为中心。
为人父母,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哪怕,你放下其它社会和家庭角色也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即使一些女性选择了当全职妈妈,她也得扮演妻子、儿媳、邻居、朋友这样那样的角色。
所以,要做到真的以儿童为中心,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育儿本来就是深受成人日常生活和关系影响的行为,以那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将会永远焦虑!
我们要做回真实的自己,而不需要做超人。如圣经所言,生而为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那些完美的都是虚构的人物,我们不需要努力去成为他们,更不需要事无巨细地确保每件事都尽善尽美地完成。
因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不同的生活重心,都有各自独特的利益需求,但在家庭和谐共生的要求下,又必须互相妥协、合作;在血缘和亲情的连接下,互相依存又互相竞争。这是社会互动在家庭这个小单位上的显现。
孩子们从出生就一直在敏感地观察和学习这种共生原则。如果,我们非要努力地掩盖成人真实的需求(其他角色要求,自己的喜怒哀乐、利益等),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歪曲外部现实的样子,而孩子们会把这个扭曲的现实当做现实本身,直到他走出家门,四处碰壁。
我们只要选择性作战,达到一个个小目标,不在每一件小事情上过分纠结。
同样,我们不需要确保孩子时刻都是快乐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决定时,可以部分考虑到孩子,但不能完全根据孩子的喜好、容忍程度或接受程度做决定。因为家庭CEO的职责所在,是使所做的决定最大化符合整个家庭的利益。
2
其次,让一切顺其自然地发生。
我们都知道,生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人生是无常的。有时候,即便你做得很好,也指不定人生会给你来一个大反转。
所以,当困难出现时不要责怪自己,要去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一些新的途径来帮助孩子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俗话说,马儿不喝水不能强按头,这就要求你要做到适度放手,不要控制你的孩子。因为你的孩子不是木偶,你也不是木偶师。
无论年纪大小,每个孩子都拥有自由的意志,而且通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着让他们的内驱力真正发挥作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放任不管,我们可以通过设定界限和表明后果来影响他们。当他们不愿意做作业的时候,我们在鼓励他们的同时,要让他们明白,如果他们还不及时完成,那么她需要承担的后果就是你会让她每天晚上都额外花时间来学习。
3
最后,在独立问题上支持他们。
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会让我们做一些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都上一年级了还让喂饭,还比如,小衣服小袜子这些自己碰都不碰。
这个时候,就不要去帮他们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便不完美,多做几次)才是他需要的,这样他才能够自己承担起这个任务。让孩子某种程度上会纠结地努力去做一件事,从中可以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
最有效的育儿方式之一就是成为一个教练的角色,教会孩子与他们年龄相符的生活技能。在他们需要自己安抚情绪的时候教他们办法,当别人挑衅他的时候教他们该如何应对。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写字、洗碗、洗澡等这些基本技能之外,他们想学的技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深,比如组织一场活动,开车,找工作等等。
詹姆斯.莱曼说,经营家庭就像经营一份事业,你作为首席执行官,需要学会在必要的时候把感情放在一边,尽可能客观地处理事务。作为父母,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我们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最终,关于孩子的未来,你才是有决定权的人。
所以,不需要被其它家长甚至是老师的看法带着走,我们相信,抓住育儿的核心,明了该做的和不需要做的,剩下的就交给成长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