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回家的我们幸福生活没两天就沦落到了被老妈花式嫌弃的地步。
大米在网上看到了广大同胞总结的假期回家必被嫌弃定律:回家第一天“哎呦,孩子回来了,想吃啥妈妈给你做”“垃圾放着,让你爸去扔”“快别玩手机了,眼睛累得慌”“空调温度还可以吧,要不要抱个热水袋” 回家第三天“怎么还在玩手机,去把垃圾倒了”“把被子叠一下”“可以去看看书了” 回家第五天“回来就知道玩游戏,什么时候去学习啊”“地也不扫,碗也不洗,每天就知道在家"“你看你那房间乱成啥样了”“你放假回来干啥,不如开学呐” 回家第n天:你什么时候开学??你什么时候开学??你到底什么时候开学?? 还有你每次对老妈的意见稍微有异议,便有一堆回答等着你:套餐一:“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你再看看你,blablabla”(默默闭嘴,不然张三李四家的孩子都能一一举例)套餐二:“不许顶嘴,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妈吗?”(emmm,你说啥我照做)套餐三:以后我和你爸老了还指望你这个逆子养老?(我这品学兼优的孩子咋就变成逆子了)

是不是有一种大家都是同一个妈的赶脚。
回想放假那几天,我们都陆续晒出回家车(机)票的照片,上面还配着文字:“回家啦回家啦,开心开心,比心。
”现在是不是默默流下了委屈巴巴的泪水。
妈,你不是说好了想我的吗!?

我们肯定都疑惑为什么千万老妈嫌弃孩子都如出一辙呢?是她们都一样的鸡蛋里挑骨头?是她们一天都闲得没事找事?还是她们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一套互通的语言系统?醒醒吧,不是大家都同一个妈,而是我们都一样懒散,一样不干正事,一样的讨人嫌。
看看以下是不是我们多数人的状态:早上睡到十一二点,爬起来吃点吃的,又躺那刷剧,打游戏,如果不是偶尔出门和朋友约一下,可能大半个月都不出门,不化妆,不收拾,就连去楼下买东西都穿着睡衣,套一个棉袄溜出去…...这样看来,当然被嫌弃啊,回家不挣钱不学习不帮忙做家务,天天儿在家躺着坐着瘫着,老爸老妈还要工作供我们吃喝玩乐……不嫌弃才怪嘞。

我们期待盼望了好久的寒假不能总是在被嫌弃中度过吧,我们一定都想当一下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都想和多久没见父母和平相处,都想让父母觉得我们长大了,那怎样做到这些呢,大米有一些建议:第一、不要起床太迟!上午睡懒觉,赖着不起床,绝对是战争爆发的最大导火索。
赖床的时间最好在上午九点左右结束比较适合。
太晚的话,父母可能会当你的人工闹钟,若是不管用就会上升到啰嗦你回家的各种表现,直到把你烦得睡不下去。
别问大米是怎么知道的,说出来都是泪。
还有一种明智的选择,就是当你在卧室里迷迷糊糊能听到外面有父母的动静时,你自己就主动起床,这样不仅能避免与他们的矛盾,可能还会免除一天老妈看你不顺眼。

第二、少玩手机、电脑。
。
吃完早饭如果直接回卧室玩电脑、打游戏,你可能会遭遇断网的风险,所以要有点眼力,主动向老妈献殷勤也是可以的。
比如夸奖一下老妈的厨艺,饭后刷个盘子,洗个碗什么的。
也不要忽视老爸,给他捏捏肩膀、捶捶腿,效果不要太好。

第三、承担家务。
当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有一段时间了,最好稍微停止一下。
比如去拖个地,或者洗个衣服、或者做一顿饭,总之做点家务事、干点家务活,记住吃完饭的时候,主动收拾餐桌。
这些绝对有利于家庭和谐。

第四,主动和他们的聊天。
晚饭过后,忙碌一天的爸妈坐在火炉旁,这时的你千万别在拿个手机玩的不亦乐乎了,记得拉起他们的手,跟他们聊一聊学校的琐事,或者听他们聊家长里短,这家谁又搬新房了,那家谁儿子结婚了,即使你并不认识他们口中的谁谁谁,也对这类话题丝毫并不感兴趣,但当一个倾听者会拉进你们彼此的距离。
也是对他们最好的陪伴。

简单总结为:手机离身家务多包早睡早起随叫随到她怒我退她进我退不知道在阅读到文字的你是已经被老妈嫌弃的不要不要的,还是在被嫌弃的路上,希望假期的剩余时间你能和老妈和平相处,快乐的迎接新年的到来!
下一篇:假期到底该不该带孩子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