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但有些父母可能还没有资格成为那位老师吧。
04
据世界卫生组织某工作小组对中国儿童成长状况进行系统评估,数据非常惊人。中国状况有26.6%的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遭受过身体虐待,19.6%遭受过精神虐待,8.7%遭受过性虐待。
近年来,虐童事情频发,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预防虐童事情的发生以及对被虐待儿童的心理疏导都很重要。
在美国,针对家暴家庭、单亲家庭等都会有家庭社工的介入。他们会针对那些有问题的家庭,建立个案体系,并且会时不时的到这些问题家庭进行走访。
对于一些有儿童的家庭,他们会更关心,为这些家庭建立健全的档案,时时关心那些儿童的身心健康。
如果发现有虐童问题,父母则会被警方调查,儿童则会交由儿童福利局照料,直至找到更合适的寄养家庭。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就像《不完美的她》里的林绪之,即使丢失了五岁之前的记忆,但正因为那个记忆空洞给她带来了恐惧,她却要苦苦追寻,不肯放下。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中曾经提到了童年阶段的重要性,童年阶段性格的形成对人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受到虐待的儿童,心理会缺乏安全感、出现恐惧的情绪,但是同时他们也会出现暴力倾向,欺负比他们还要弱小的人或动物,因为他们要给心里的不安找到一个发泄口。
长期受到虐待而心理得不到疏导的人,有可能出现自残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说,被虐待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从受害者变为加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