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刘醒龙,湖北黄冈人,生于1956年1月,曾任英山县水利局施工员、阀门厂工人,黄冈地区群艺馆文学部主任。
2011年,刘醒龙凭借《天行者》摘取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
据湖北省文联官网“湖北文艺网”公开信息,2018年7月20日上午,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超良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刘醒龙当选主席。
2019年4月,中国作家网、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相继刊发书讯:刘醒龙的新书《刘醒龙文学回忆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刘醒龙文学回忆录》第一章,刘醒龙提到了2018年的某天,“应约到省委大院,与省委书记蒋超良见了一面,一口气聊了几十分钟”。
两人都受腱鞘炎困扰,也都当过车工,“这种共同的体验,让省委书记与一个普通作家之间产生许多相互信任的言说”。
以下内容摘自《刘醒龙文学回忆录》(详见P51-53)。
大部分时间里,我俩都在说自己当车工的体验。
超良书记知道我正受到腱鞘炎困扰,他年轻时干农活落下个腱鞘炎,多少年来,一不小心就会复发。
超良书记当了四年车工,他体会到不锈钢最难加工,那飞起的铁屑,一旦落到皮肉上,扯都扯不下来。
我当了十年车工,我对加工不锈钢的体更深一层,那些落在皮肉上的不锈钢铁屑不仅扯不下来,还由于温度太高,会同时冒出一股烤肉香。
多少年后的今天,我仍对飞速旋转的砂轮心有余悸。
那是我进车间当车工的第一天,师傅给了一个毛坯件,要我去砂轮上将毛刺等打磨掉。
师傅教给我打开砂轮的方法后,没说如何让砂轮停下来,就回车床旁忙去了。
这让我在打磨完毛坯件后很是束手无策。
虽然关掉电源半天,砂轮还在高速旋转。
冲动之下,我几乎要伸出右手捉住砂轮!那一瞬间里,冥冥中有某种声音提醒,让我在最后时刻中断了那个伸手动作。
时间不长,我就晓得砂轮的厉害,人的肌体只要微微碰上去,就会磨去一大块。
而当车工的因为天天都在磨车刀,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险情。
好在磨车刀是细活,碰上了也只是磨去一些皮肉。
如果我那用力捉住砂轮的动作完成了,右手手掌肯定也就没有了。
在我独立操作车床后的某个夜班,因为加工庞大的阀体,必须用专用小吊车帮助装卸,而这些小吊车都是厂里的钳工用普通电动机自行制造的,并无任何安全认证。
那天晚上上大夜班,凌晨点到车间,加工第一台阀体时,车床后小吊车都是好好的。
等到加工第二台阀体时,用380伏电压运行的小吊车漏电了。
当我伸手抓住悬挂在空中的行程开关,按下红键时,一股强大的电流击倒了我。
也正是身体横着倒下的惯性力救了我,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我就要变成一堆焦炭了。
因为220伏电压通常能将触电者弹开,而380伏电压会将敢于触碰者牢牢吸附住。
我却浑然不知。
事后在床上躺了三天才恢复过来。
在阀门厂,最苦最累的不是通常所认为的翻砂工,而是车工。
近两百斤重的大铸件从车床上搬上搬下,加工铸铁扬起的尘矽更是塞满了全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
最让车工头疼的却是对付不锈钢T形螺杆。
当车工的第一年,一位姓刘的师姐,就是在加工不锈钢螺杆时,不慎被缠绕在工件上的铁屑缠住,生生将右臂拧断后,半只断臂挂在工件上继续飞旋。
离开工厂十几年后,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对我领口处上十几个疤痕很好奇。
那些有着优美弧线的伤痕,正是我当车工强力切削不锈钢时铁屑飞溅的烙印。
被车刀挤压下来的铁屑带着几百度的高温,偶尔会准确地钻入我的领口。
强力切削时不能中断操作,必须等这一刀走完,停下车床后才能处理。
这当中,滚烫的铁屑会将接触到的肌肤烤出一股烤肉香。
这种共同的体验,让省委书记与一个普通作家之间产生许多相互信任的言说。
这个岁末年初,新冠疫情暴发。
各界人士相继发声,力挺。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本地作家刘醒龙也表示,要与900万人一起守住这座城。
2020年1月30日,中新网刊文《独家专访刘醒龙:无论完胜惨胜都要为立座纪念碑》。
在这次采访中,刘醒龙建议:为这个城市立一座纪念碑,伫立在的两江交汇之处的南岸嘴,因为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是值得纪念的,都是为保卫这座城市而奋战到最后一分一秒的英雄。
无论是留守城内的900万人,还是因故离开的500万人。
刘醒龙还提到,自己作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在参加今年湖北省两会时,想做一个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提案。
“虽然最后没有成案,但城市管理者一定要建立科学手段,提高专业水准,不能用运动式的方式来管理。
”刘醒龙认为,“很多专业部门的决策者往往是非专业人士,对病毒认识粗浅,缺乏担当精神和科学决策能力,只能等上级下文件。
”“我们不能都指望钟南山,钟南山只有一个,何况钟南山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可能犯错误,万一有钟南山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刘醒龙说,以往城市管理者最担心汉正街,因为汉正街怕火,但这么多年汉正街都挺了下来。
“疫情大如火,这次空前疫情所造成的危机,更需要城市的管理者本着科学的方法与精神,即时应对与处置,不能遇事老等上级表态,下红头文件,城市管理更需要用科学的态度。
”“真正科学的城市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如果不以此次大灾大疫为契机,加快城市的科学化管理速度,这场保卫战,胜利了也不能算是完胜。
”
刘醒龙这些话,不能不让人深长思之。
在《刘醒龙文学回忆录》一书封面上,写着这么一句:
“真诚面对我们的时代,才能写出时代中的我们。
”
刘醒龙写了,并且写得情真意切。
不知道我们的前任现任省委书记市委书记,是不是也可以写写回忆录?——给当下一个见证,给未来一份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