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的走向是可以看到的。但舆论只是全社会心理能量在个案上的一次集中贯注。可能还有一些受害者,现在并没能见到阳光。
我不进行社会实力结构分析,只说一下鲍毓明的心理。
贰
公号后台也有人给我留言,希望我分析一下这位「鲍律师」。
留言者倾向于相信鲍毓明「或许是天生的恋童癖」,然后查资料说「大脑中的灰质和正常人不一样」。但又觉得我「专业知识更丰富」,所以是不是说一下。
对此我不知该说什么好。
既然一个的心理-行为都是天生了,都是大脑灰质如何如何地,那还说什么呢?
「恋童癖」或者没治了,或者,拜托专家去给鲍毓明大脑打几针,改变灰质什么的,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神药研究发明出来没有?
就像一些人说爱情是多巴胺分泌一样,无数人还为爱情痛苦什么呢,打几针多巴胺不就结了?多简单的事。
心理是没有「天生」这个概念滴。
即使有这个基因那个电化学对少数心理-行为的影响,都不知道要绕多少道弯呢,而绕弯的过程,恰恰是「心理机制」的加工。没有某个基因或某个电化学反应就「嗖」地一声变成了某种心理-行为这种神话的。
对此不多说。
叁
很多人疑惑,鲍毓明各种光环加身,怎么会干这种无耻变态的事呢?这也太可怕了。
上一篇:“出丑效应”:你不必说Sorry
下一篇:北大女生包丽陈宝珊是被谁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