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诺塞麦是一种有独特作用机制的骨吸收抑制剂,其特异性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
自2010年获FDA批准后,狄诺塞麦广泛应用于临床。
近日,发表于JClinEndocrinolMetab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注射狄诺塞麦的间隔时间越长,脊柱/髋部骨密度反应越不理想,提示在临床工作中,需要规范使用狄诺塞麦并采取针对性策略提高用药依从性。
研究共纳入了首次使用狄诺塞麦治疗的151例>45岁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9岁,95%女性),2010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患者均接受两次及以上狄诺塞麦(60mg)治疗。
研究采用的指标药物覆盖率(MCR)的计算基于这样的假设:每次注射狄诺塞麦可提供180天的治疗覆盖期,并且在此期间之后狄诺塞麦的作用减弱。
依从性分类包括:良好依从性为给药间隔≤7个月(MCR:93%),中等依从性为给药间隔7至10个月(MCR:75%-93%),不良依从性为给药间隔≥10个月(MCR:74%)。
研究主要结果为腰椎、全髋关节和股骨颈的年化骨密度变化百分比。
结果显示151例患者平均接受6剂狄诺塞麦,其中,15%的患者接受2~3剂,62%的患者接受4~8剂,23%的患者接受8剂以上。
此研究平均随访时长为37个月,21%的患者用药延迟超过1个月;随访第5年时,60%的患者至少有一次注射延迟超过4个月。
进一步分析发现,与中等依从性(3%)或不良依从性(1.4%)的患者相比,良好依从性的患者腰椎骨密度年增长率更高(3.9%),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2),见图1。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BMI、骨折史、双膦酸盐用药史、持续时间和注射次数后,仍呈现上述结果。
同样地,与中等依从性(1.3%)或不良依从性(0.6%)的患者相比,良好依从性的患者髋部骨密度年增长率也更高(2.1%),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2)。
图1. 不同依从性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变化趋势
布莱根妇女医院风湿病科HouchenLyu博士评述道,“本研究结果表明良好依从性可以改善腰椎骨密度、全髋关节骨密度,强调了采用狄诺塞麦长期治疗骨质疏松症时,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还需要逐步优化狄诺塞麦的管理策略,延迟给药不应超过4个月,但这一时间阈值仍需进一步研究来确定。
此外,未来以骨折为终点的研究需要明确——不同组间骨密度反应的差异是否预示骨折风险的增加。
参考文献:LyuH,etal.JClinEndocrinolMetab.2020;doi:10.1210/clinem/dgz321/5693392.
下一篇:亚甲减可影响女性卵巢储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