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尤其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脏腑功能下降、气血不足等,可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容易受外邪侵袭,罹患病毒类等感染类疾病。糖尿病是一类特殊群体,一旦出现感染,极易合并其他并发症,导致病情进展迅速。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做到荤素搭配,合理膳食,营养均衡,保证充分的能量供应,增强免疫力。
肺主气,司呼吸,与大肠相表里,因此,膳食影响肠道和呼吸道免疫功能。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状态的改变,造成其容易发生肠道微环境紊乱,进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对病毒的抵抗力也相对普通人较弱。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减少和有害菌增多,细菌移位可以继发肺部感染。肠道微环境可能是防治肺病的生物学基础;肠道益生菌摄入增多,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分泌IgA对抗气道炎症反应,进而减轻肺部症状;而且这些益生菌还可减轻慢性肾病的微炎症状态。疫情当前,积极控制血糖同时,合理进食,增强正气,免遭邪气侵袭。
(一)保证食物多样化,保证能量供应。
1.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可占供能比的15%-20%,蛋白摄入应保持在1g/d/kg体重。多摄入一些优质蛋白,保证其占总蛋白一半以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包括瘦肉、鸡蛋、奶制品、大豆、鱼、虾及坚果。肠道细胞产生蛋白质、氨基酸和溶菌酶等,减轻炎症反应,控制局部感染,保持肠道稳定。适当增加蛋白食物摄入,不仅可以增强肠道粘膜屏障,提高免疫力;还可减轻机体微炎性状态,对于糖肾患者来说可以减轻血管微炎症的同时而又不增加肾脏负担。
2.多摄入新鲜蔬菜,提高微量营养素摄入:
新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营养素,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如维生素以及铬、锌、硒、镁、铁及锰等微量元素,因此疫情期间应重视新鲜蔬菜的摄入,以避免这些元素缺乏。首选抗氧化蔬菜(白菜、菠菜、芹菜、黄瓜、番茄、菜花、紫甘蓝、西兰花、生菜、洋葱等),增强免疫力的蔬菜(卷心菜、西兰花、甘蓝菜、荠菜、韭菜、菠菜、马齿菜、香葱等),抗病毒的蔬菜(牛蒡、芦笋、洋葱、糙米、红豆、胡萝卜等)。此外,蔬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在大肠中被发酵,促进有益菌繁殖,抑制腐生菌生长,进而改善肠道健康。
主食量适当的限制,摄入量应保持在总能量摄入的50-60%[5],每日主食以200-300克为宜,须合理分配至一日三餐(或少食多餐),粗粮、细粮搭配,建议富含高膳食纤维的全谷类、豆类等(玉米,红豆,荞麦,绿豆,黑豆,黄豆,小米等),若菜式中有南瓜、土豆、山药、芋头、红薯等含淀粉较高食物,可适当减少50克左右的主食。食用主食时注意:(1)粗细搭配,注意量;(2)米饭忌煮得太软、太烂;(3)不宜趁热吃;(4)先吃蔬菜后吃饭;(5)细嚼慢咽。多进食含膳食纤维较高的主食,如红薯、燕麦、荞麦、糙米等食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有害代谢物产生,维持肠道微环境稳定。一餐吃到七八分饱,若有两餐之间出现饥饿感,可适当加餐,可以进食一些生糖指数低的水果,如柚子,草莓,桃,樱桃等,也可以喝一小杯酸奶,促进肠道蠕动,保证胃肠始终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
(二)低盐低脂饮食,减少炎症反应
糖尿病患者应该做到少油少盐,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每日用盐量应少于4克,正常血压者每日食盐量少于6克。食用油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如茶油、橄榄油、菜籽油等的摄入,不仅可以保持糖脂代谢平衡,在不增加肝脏负担同时,还可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三)适当补充维生素D
考虑到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骨质疏松发生风险高,目前外出减少的情况下,可能因日晒不足加重维生素D缺乏,有条件的患者每天可在阳台进行日晒10~30min,推荐日晒时间为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日晒时应无玻璃隔挡。必要时也可在医师指导下酌情补充钙和维生素D。
总而
言之
疫情期间,糖尿病患者除药物控制血糖外,膳食应该保持营养均衡,保证能量供应,同时做到进食规律,保持一个稳定的肠道环境,以增强自身免疫能力,防止病毒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