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费吹灰之力活到尴尬的年龄,谈爱有点老,谈老有点早。
更羞羞的是,在新一代的青少年眼里,80后的老阿姨已经成为生活感情工作的油条“全能手”。
青春已化成清风,一路摸着石头过着河,如今依然与彼岸遥遥相望。
混沌中,线上抛来一个话题:“不天天联系TA,是不是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啊?这样的问题苹果,应该砸到牛顿姐姐的头上。
教人谈恋爱,这太需要勇气和胆量了。
毕竟,在爱情面前,谁敢为师?
如何去爱一个人,这是一个太哲学的问题。
毕竟,我们已经不再耳听爱情。到了某个年纪就会慢慢明白,什么情爱,远不如腰包鼓鼓,商场超市打折来的实惠。
面对问题,好为人师的欲望,蠢蠢欲动。

1.爱是需要神秘感的。
恋爱中,不提倡不分彼此,每天黏黏糊糊,没有丝毫的空间物理距离。
自身能量不足的人,一旦陷入爱情,最容易患得患失。要时时刻刻知道对方的行踪。任何信息回复迟缓,都会引起一片瞎想和自我攻击。
要让对方时刻报备自己的情况,时时刻刻想着联系对方。按照荷尔蒙维持激情的时间计算,在激情期内,对方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行为是一种爱。但随着时间消逝,会引起厌倦和疲累的情绪。
成年人的世界,爱,就是一种点缀。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过于紧密的联系和关注,会让人觉得是一种控制,同时,爱的神秘感也会在对方心中消失殆尽。自然,关注也会相对减少。
所以,好的爱情,都要彼此保持一段美好的距离。
2.怎样联系,取决于双方的需求和平衡
谈恋爱要根据自身和双方的实际情况而选择相处模式。
不太建议大家按照网络规则和鸡汤式的金科玉律去恋爱。
恋爱是两人的事情,再好的建议也智能作为参考,具体实施要因人而异。
如果双方不够爱,肯定需要天天联系去安抚内心的恐惧感。但这样的关系不会太持久,用联系的频繁去验证爱或者去寻求爱的痕迹,会使人心累。
爱,是两个人的沦陷和笃定。一方爱的越深,越容易让关系失衡。
不够爱,再多的联系都是对情感和时间的亵渎,与其耗费精力,不如一刀两断让人更痛快。
两人足够爱和信任,是不需要天天联系的。
因为爱你的人,不忍心让你承受担惊受怕,会让你安心,会让你觉得无论任何时候,对方都不会放弃你。
最好的爱,会以你为约,自觉的约束行为,不会突然消失,也不会长久不与你联系,TA会带给你小溪流水般缓缓流淌的愉悦和踏实。
3.关系的最终走向,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任何社会关系的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利益考虑。
爱情,也是社会关系,不要回避利益的存在。
天雷地火的爱,是始于初见。当激情褪去,能否让关系继续下去,取决于彼此持有的利益砝码。
这个阶段的爱情,与联系的频率已经关系不大。
你拥有的美貌,才华,资源,人脉等都是致使关系长久的动力。也是你本人在关系中的价值。
当你的综合价值越高,对方也就容易被你吸引,离开的概率会降低。
如果继续加码,你不但人美财旺,且温柔乖巧贤惠,懂得共情,那么你们的亲密关系会更牢靠。

所以,决定爱情是否长久的关键,不是天天联系,而是取决于你自身的个人综合价值和两人同频的亲密。
如果天天联系,已经打扰到对方的生活和工作,应该自我反思,是不是已经把过多的情感用在情感上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爱情里,也是如此。
我们要学会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丰富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唯有自己不断变得美好,才能吸引你爱的人关注你,在乎你。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两个人相爱,舒服快乐最重要,不拘泥于形式,而在于两颗心的距离和感受。
END

如果有一天你取消关注,轻轻的转身离去,请记得我们曾经相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