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鹅,对于人类以外的一些「啪完就跑」的动物来说,它们的「爱情」则显得更为「壮烈」——

虽然一般的蜂群中,雄蜂(drone)可能有成百上千只;但蜂王的飞行速度很快,而一般雄蜂当中百里挑一的健壮个体,才可能和蜂王成功约啪。
——人称「百·里·守·约」(狗头。

这些雄蜂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体型一般比工蜂大,并不直接参与劳动;而它们一生只有一次的「为爱鼓掌」,收尾的方式也极端而壮烈——
成功约到蜂王的雄蜂,在实现「生命的大和谐」后,生殖器末端会留在蜂王体内,持续为蜂王提供「精华」,而它们的睾丸会爆裂,自身会在几分钟内死亡。

对于雄蜂来说,这几分钟的「爱情」是奢侈的,甚至要用生命来交换。

而对于另一些动物来说,「爱情」的代价也是奢侈的,有时甚至要被对方吃掉。
小时候看过《黑猫警长》(暴露年龄)的童鞋,里面有一幕堪称童年阴影——在「新婚之夜」,雌性螳螂会把雄性螳螂吃掉。
而雌性吃雄性个体的这种现象,被成为性食同类(SexualCannibalism),这一行为指一些动物在交配前/中/后期,吃掉交配对象的现象,常见于昆虫、两栖动物、蛛形纲动物之中。

以常见的螳螂为例,雌性个体在交配过程中,会分泌高浓度的性信息素,使得雄性个体麻痹,以便于啃噬;但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中高度饥饿的雌性个体中,至于不饿的雌性一般不会吃雄性。
不过,对于这些动物来说,「爱」也不总是意味着死亡:在一些性食同类的动物当中,也存在着调皮的保命方法。
根据一篇国外研究(doi:10.1038/srep16928),在横纹金蛛(Argiopebruennichi)的雄性个体中,存在着一种躲避性食同类的方式:利用蜕皮这一时机。

根据研究团队的考察,这种蜘蛛的雄性个体为了避免在交配时被吃,可能会倾向于选择正在蜕皮的异性——在这种情况下,雄蛛的存活率可达到97%,远远高于传统交配下的20%存活率。

幸好,对于情感世界更为复杂的人类来说,表达自己的「爱」,并不需要依靠上面这些动物的「壮烈」方式来实现,也不必为了「保命」而与伴侣斗智斗勇。
放在西方情人节的今天,只需要乖乖呆在家里……
——所以才有了疫情阴影下,比起亲密,更愿意选择云过情人节的异地情侣们(和独自健康着的单身人士):

还有奋战在抗疫前线,却难以见上一面的有情人儿们: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他们放下想见对方的冲动,只因心中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