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目前,新冠病毒已确诊31211例,疑似26359例,死亡637例。其实新冠病毒大多数为轻症,死亡率相比SARS/MERS较低,平均约为2%。观察病例可以发现,此次疫情中的严重临床事件,主要集中在“老弱病残”这些群体。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王丽静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为年龄高于70岁、有心血管基础疾病、肺部疾病的患者。
不论疫情,心血管疾病本身已是一种危险。
2019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近40年影响中国人疾病负担及风险因素的大型分析结果,其中,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肝癌、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中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从变化趋势图中可见,而心血管疾病“稳居首位”,已成为导致中国人死亡的最大“凶手”
这一场对普通人来说是无妄之灾的疫情,若不幸染上,健康人群且有力挣扎,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了自己的健康,多了解一些心血管疾病的知识,或许能够远离心血管疾病带来的伤害。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会有哪些症状?
心血管疾病是一大类疾病,常见的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疾病、心律失常等,且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都很高。积极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需要警惕身体出现的信号。
1高血脂
高血脂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属于终身性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至少有2亿血脂异常患者。而其中高血脂是最常见病症,可直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

由于血脂异常并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常备称为“无声杀手”,但只要足够关注自己的身体,我们仍有迹可循。
·症状:
其中,最为典型的症状便是头疼。出现头痛的部位一般会在后脑,而且常伴有恶心、呕吐的情况。另外,由于高血脂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血管,患者也就容易出现心悸气短、心肌梗死等症状。
2高血压
高血压根据病程可以分为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

头痛、头晕也是临床症状 图源:QUANJING
·症状:
缓进型高血压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3冠心病
我们的生命维持来自心脏的不停跳动,而心脏的跳动离不开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能量支撑。当冠状动脉被堵塞,变得狭窄闭塞,血流不能正常流通,导致红细胞不能及时的输氧,便会引起心肌缺氧,若是缺血缺氧时间较长,就容易诱发冠心病。
血管堵塞图源:网络
·症状:
冠心病发生时,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呼吸不顺的症状,伴随着心前区疼以及紧缩样疼痛出现。尤其在受寒、劳累、受刺激后症状明显。
4心绞痛
心绞痛也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按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可以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
·症状:
稳定型的心绞痛症状比较轻一些,是指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在使用硝酸甘油急救药物之后可以缓解绞痛症状会比较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往往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有时候服用急救药物之后还是无法缓解,需要立即送院治疗。
5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
·症状:
轻度心律失常可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甚至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而在体检时或在医生听诊时被发现。
重度心律失常的患者会发生黑曚、晕厥、抽搐等表现,诱发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甚至猝死。

有一些心律失常有一些特征性表现:如早搏的病人有心脏停跳感、心脏跳到嗓子眼的感觉、心脏“落空感”;房颤的病人可感觉到心跳不规则、忽快忽慢,脉搏忽强忽弱;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可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心慌。
为了自己的健康,多了解一些心血管疾病的知识,或许能够早一点远离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防治不当,
有哪些危害?
除了《柳叶刀》发表的文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的统计数据同样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上升趋势,患者约2.9亿,死亡率居第一,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

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最为人熟知。《报告》指出,国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且呈现上升趋势。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一旦没有及时治疗,可直接造成心、脑、肾脏等靶器官损害,诱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脑动脉硬化,心力衰竭,眼底病变及脑血管意外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可危及生命。
据《报告》,2002年-2012年十年间,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大幅上升。高血脂防治不当,其危害是渐进性和全身性的。
血脂过高可造成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多处血管狭窄,导致相应器官发生缺血、坏死,如诱发脑梗塞、下肢组织坏死。此外,高血脂还与脂肪肝、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有关。
《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冠心病死亡率,继续保持2012年以来的上升趋势,其中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趋势明显。
冠心病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冠状动脉硬化为冠心病的主要成因,长期的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脏缺血,短暂的心肌缺血、缺氧会产生心绞痛,活动时伴随胸闷、胸痛;若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就会演变为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会导致恶性心律失常,这是猝死发生的主要原因;出现心肌梗死后还可能诱发心脏破裂、心室壁瘤等一系列危急并发症。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遏制心血管病高发迫在眉睫,重在预防。
高血压风险排在第二 图源:网络
01生活方式干预
·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
不管是主动吸烟或被动吸入二手烟,吸烟量与心血管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及肿瘤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均呈正关联,此外,电子烟也可能增加心血管和肺部疾病的风险。
·控制体重,增强锻炼
对超重、肥胖的人而言,通过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预,只要减掉5%-10%的体重,就可以显著降低罹患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中低强度的运动更有助控制血压、改善心肺功能,每天30分钟,每周至少3-5次的运动,对改善心血管健康非常有利。
·健康膳食,减少钠盐摄入
增加每日膳食中粗粮的比例,减少总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值得注意的是,膳食中钠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心血管病的发病急死亡率相关,逐步减少钠盐摄入,能够有效降低出现心血管病的风险。
02关注“三高”的控制
·降血压
对1级和2级高血压患者首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但不限于限盐和减重等措施,1-3个月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需马上药物治疗。
·降血脂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包括饮食结构调整、控制体重、体育锻炼、戒烟限酒。不管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以上治疗方法;药物调脂治疗方面,他汀类药物为首选。
·降血糖
早期糖尿病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来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同时定期检查血糖;如需药物治疗,二甲双胍仍被推荐为一线降糖药物。
这六类是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1.中老年人
心脑血管疾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所上升。一般来说,动脉粥样硬化在四十岁左右开始发病,在五十岁之后出现概率会增加,其发病的危险性也会更大。
2.吸烟人群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18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200多万人的死因是吸烟,全球每年因吸烟导致700多万人死亡,其中近90万为因吸入二手烟而失去生命。
吸烟有害健康 图源:网络
国内临床研究也证实,戒烟是冠心病最有力的干预方法之一。
3.三高患者
高血压:临床数据显示,冠心病患者中有75%患有高血压。一个人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的状态之下,会导致动脉血管壁增厚、变硬,当血压突然升高,很容易破裂导致脑出血。
高血脂:科学研究表明,长期高血脂会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冠心病、心梗、中风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
高血糖:研究证实,血糖升高会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及血管壁增厚,导致血管病变,一旦患者饮食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高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4.肥胖人群
研究显示,肥胖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一方面,肥胖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风险,进而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肥胖还可直接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减肥不仅是为了好看 图源:QUANJING
5.体力活动不足人群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缺乏体力活动是心血管病的确定危险因素。为了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建议大家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体力活动,每周至少5天。首推慢跑、快走、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6.心理压力与失眠人群
国内循证医学证明,心理压力增大和失眠能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
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疑惑
1.判断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指标有哪些?
高血压: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3次随机时间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冠心病: 冠脉造影被称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直接往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冠脉血管的通畅情况。此外皮,临床上还常用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CT血管成像等方式进行辅助诊断。

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图源:QUANJING
高血脂:
判断是否有高血脂,一般看四项指标,正常值如下:
总胆固醇:2.8~5.17mmol/L
甘油三酯:0.56~1.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0~3.1mmol/L
高密度脂蛋白:男性:0.96~1.15mmol/L;女性:0.90~1.55mmol/L
前三项任一项高出正常值,就可以确诊高血脂。
心律失常: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搏。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发生。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大多数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最常用。
2.有时突然感觉心跳加速,是心脏有问题吗?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一般为60~100次/分。人的心率快慢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理性的如情绪紧张、激动、焦虑、喝酒、饮茶或咖啡、体力活动等;病理性的如发热、甲亢、贫血、服用引起心率增快的药物等亦可引起心跳加快。
如果是上述这些情况引起的心跳加快,可对应调整,症状就能缓解。如果排除以上原因,且症状持续出现,要及时去医院做心电图查明原因。
3.心脏支架选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跟所有产品一样,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无关价格,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比国产支架,进口支架有两个优势:
直径更小——进口支架最小的直径为2.25mm,而国产支架最小的直径为2.5mm。
通过性更好——目前普遍认为进口支架的通过性比国产支架好,因此在血管迂曲程度较高时可考虑选用进口支架。
然而,进口支架有一个最大的劣势——贵!目前一个国产支架的费用大概在8000元~12000元不等,而一个进口支架的费用则在15000元~22000元不等,两者相差将近一倍。
如果不存在特殊情况,可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自由选择国产支架或进口支架。
在新冠肺炎在全国肆虐的艰难时刻,尽量减少出行的心血管患者最担心的是两件事:
一方面,心血管疾病患者们需要定期随访和问诊以保证心脏疾病的康复;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担心因频繁到医院就诊,而增加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