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癥瘕。
现代临床用于描述它,指的是腹中结块的病(常发生在肚脐以下的少腹部位),为妇科常见病、疑难杂症,涵盖了各种妇科良性肿瘤。
古代中医认为癥瘕,癥者有块儿可征;瘕者,假也,假物成形。
这是由气血交滞所致,在治疗方面,如果是因为气滞而引起的,用艾灸常灸气海穴的位置(肚脐下1.5寸);若是因血凝而引起的包块,常灸天枢穴的位置即可(脐中旁开2寸)。
在临证诊疗过程中,如果是临床医生治疗癥瘕,下汤药治是比较快的。
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运用理冲汤治疗过这种案例的女性。
刚发生的当年,这个包块还稍软,第二年后,这个包块变得坚硬如石。
病症出现后,七年之间,上至心口,旁及两胁的部位,女病人饮食减少,时而觉得头晕昏沉;严重的时候发生过昏睡一一整天的情况,以及不吃不喝。
用过很多药,但是都没有治好。
后来张锡纯为这位女病人治疗,张氏见病人的脉象虽弱,一呼一吸脉搏次数在5-7之间来回,张氏对女病人说,这个病他能给她治好,便开了理冲汤来治疗。
此方为:生黄芪三钱、党参二钱、於术二钱、生山药五钱、天花粉四钱、知母四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生鸡内金(黄者)三钱。
药用黄芪、党参、白术、生山药、天花粉、知母、三棱、莪术、生鸡内金共9味。
张氏确信病人的病可以治疗,但女病人因对这个病和用药都不抱有希望了,她觉得这个怪病怎么能治得好呢,所以就闲置了张锡纯给她开的药。
病人心情好了很多,并相信了张锡纯说的话,连服理冲汤三十多剂,腹中的包块便全都消散了。
单就这个病例来说,腹中的包块虽然都消了,但最先开始结块的病根还在,如核桃一般大小,因此,张锡纯又在原方的基础上又加了生水蛭(不宜炙,一钱),服用数剂才痊愈。
(药至包块消完即停)理冲汤这个方,所治疗的是女性经闭不行,或者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癥瘕。
其用法,是上方诸药,用水煎至将成的时候,加入好醋少许,滚数沸服用。
使用这个方,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1.服之觉闷的人,要减去白术;2.觉气弱的人,减三棱、莪术各一钱;
方药当中,三棱、莪术这两味中药,它们的主要功效就是攻破癥瘕,这也是张锡纯这个方治病最为主要的存在。
但有人怀疑这两味药的功效会过于猛烈,遂用香附代替,张氏对此明确表态:若论耗散气血,香附犹甚于三棱、莪术;若论消磨癥瘕,十倍香附亦不及三棱、莪术也。
并且在这个方中,用三棱、莪术以消冲中瘀血,而即用党参、黄芪诸药,以保护气血,则瘀血去而气血不至伤损。
党参、黄芪能补气,三棱、莪术以助其流通于全身经络,使得补而不滞,进而使得元气愈旺,元气旺,也会鼓舞三棱、莪术之力更加作用于消除癥瘕,这就是方子的起效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