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季节,很多人都开始鼻塞流涕不止,用了很多药都不见效果,是药没用吗?还是用错了?
我们首先要知道鼻炎和鼻窦炎的炎症发生部位是不一样的,鼻腔是前后鼻孔之间的一个通气腔隙,鼻腔内面有鼻粘膜覆盖,鼻粘膜的炎症就是鼻炎;而鼻窦则是鼻腔周围、颅骨与面骨内的含气空腔,左右对称共4对,它们是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每个鼻窦都有一个与鼻腔相通的窦口,通过这个窦口,鼻腔细膜与鼻窦内的粘膜互相延续,鼻窦的炎症就是鼻窦炎。
既然知道了鼻炎和鼻窦炎的根本性区别,那就要学会如何分辨它们: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鼻黏膜的急性炎症。
全年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多见,多发于气候突变、寒暖失常之时。
中医称之为“伤风鼻塞”过敏性鼻炎现称变应性鼻炎,是主要发生于鼻黏膜,并以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的疾病,包括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花粉症等,属中医“鼻鼽”范畴。
慢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子不通气,有粘液性鼻涕。
急性鼻炎的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过敏性鼻炎给予抗过敏药物,慢性鼻炎鼻甲肥厚或者出现炎性息肉时,导致呼吸不畅,就得手术治疗。
而慢性鼻窦炎是经常流白色釉鼻涕,感冒后流黄色脓性鼻涕,并有嗅觉减退。
就上所述,鼻炎和鼻窦炎其发病密切相关,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检查所见也有区别。
好了,接下来要讲到大家最关系的部分了,那么如何来对症治疗鼻炎和鼻窦炎呢?慢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子通气不良,鼻炎的治疗要用局部黏膜收缩剂,如1%麻黄素或滴鼻净,配合0.15%黄连素或0.5%的氯霉素液点鼻消炎,每天的点药次数以维持通气为标准。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手术多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慢性鼻炎,损伤小,出血少,无需住院,是目前各种鼻甲手术中最有优势的一种。
如果用药后不能维持通气,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鼻甲切除或电烙术。
急性鼻炎的预防主要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坚持冷水洗脸是一个较好的预防办法,尤其在冬季,可以提高抵御寒冷的能力。
鼻窦炎是鼻窦内的化脓性炎症,以流脓鼻涕、头痛为主,治疗时除滴用鼻黏膜收缩剂外,还要使用抗生素以消除鼻窦内的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盐。
阿莫西林用作无并发症窦和轻度病例的一线治疗。
鼻窦炎的症状是疼痛发作引起的,尤其是在脸上。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有些人被给予药物缓解鼻窦炎的疼痛,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减充血剂是血管收缩剂,可以使血管如此吮吸,从而可以再次缓解鼻腔通道。
此外,减充血剂还通过阻断组胺来起作用,即体内的化学物质导致血管变大,发炎或发痒。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会开出吸入类固醇来减少窦膜部分的肿胀。
对于严重慢性鼻窦炎的病例,使用类固醇的可能性是通过口腔(口服)进行的。
类固醇基本上用于帮助减少炎症和肿胀。
通过鼻子使用的类固醇如氟尿嘧啶或倍氯米松用于对抗炎症。
口服类固醇通常用于减少大息肉。
或做上颌窦穿刺术,必要时应进行鼻窦根治手术。
在鼻窦根治手术中,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由于借助内窥镜的良好照明,因而可彻底清除病变,并且尽可能的保留鼻腔及副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
如今不开刀的内窥镜微创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这种先进的手术方式是在去除不可逆病变的前提下,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鼻腔及鼻窦的正常组织。
术后病人鼻面部反应很轻,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传统的“掀盖”式的鼻窦手术方式正在被逐渐取代。
接下来是一些预防鼻炎与鼻窦炎的小贴士:鼻炎大多是着凉感冒引起的,所以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如晨跑、游泳、冷水浴、冷水洗脸等都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避免感冒。
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受凉、吸烟、饮酒鼻炎日常保健等,因为这些因素能使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鼻黏膜调节功能变差,病毒乘虚而入而导致发病。
及时更换、清洗床单、被罩,防止螨虫及其分泌物诱发过敏性鼻炎。
在秋冬季或感冒流行期间,外出戴口罩,避免公众集会,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对发病者做好隔离工作,对污染的室内可用白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而鼻窦炎的预防则是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除烟酒。
积极治疗邻近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
清洁鼻腔,去除积留的脓涕,保持鼻腔通畅积极预防感冒,在上呼吸道感染期及时治疗,“上感”治疗不彻底常是鼻窦炎的诱因。